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研究及解决措施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发挥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等重要作用,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实际的言语交流中,要求交际双方都应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虽然我国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在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很多省、市都进行了中考英语考试改革,把英语口语分数纳入中考总成绩,但口语教学仍旧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师与学生的调查,发现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查阅与分析国内外有关口语教学研究的文献,我们了解到关于英语口语教学情况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是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生,而且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偏远或农村地区。因此,本研究选取山东某地级市城区四所中学的28名教师和43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语教学情况的调查。调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初中阶段教师对待英语口语的态度、教学情况和自我评价分别是怎样的?初中阶段学生对待英语口语的态度、学习情况和自我评价分别是怎样的?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教师、学生两个视角了解了初中阶段英语口语教学的情况,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分析了初中阶段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及其他方面进行了总结。学生方面主要是缺乏学习动机、口语能力薄弱以及学习策略使用不得当等,教师方面主要是重输入轻产出、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未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其他方面主要是教育评价制度、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等问题。在反复认真研读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输入产出一体化,激发口语学习兴趣和动机,优化口语教学环境,重视口语教学情境化,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教学设计建议。最后,总结了此次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其他文献
歌曲《采桑子·春》是由现代词作家侯觉非作词,邓垚作曲的一首具有古诗词格律的新古典风格的一首民歌作品。该歌词遵循词牌采桑子的格律进行创作,曲调方面结合西洋音乐及流行音乐元素,是一首中西合璧交融的具有创新性的好作品。本文在文献资料极少的情况下,笔者通过自身演唱实践感悟以音乐本体、歌词意境为切入点,重点从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时的语言、气息、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对该歌曲进行细致分析,并谈出个人的实际演唱感受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人类在21世纪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便利,2007年,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贝格曼在林地中学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2011年,萨摩.可汗通过可汗学院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到了全世界。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便捷的传播方式,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高考政策对于高中艺术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德育性的课程,在提高高中艺术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是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主阵地,因此,要提高高中艺术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在日常的艺术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并参照艺术生教育教学理论、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有关学术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入教材中的散文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选出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散文的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评价、审美等综合能力。但是纵观一线教学,散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教学表面化、随意化和边缘化的现象,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也应达到一种深度教学。虽然深度教学在我国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将散文教学和深度教
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在制药、农业化学以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胺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胺的烃基化反应、盖伯瑞尔(Gabriel)合成法、腈、酰胺、肟的还原,以及还原胺化等方法合成。在以上方法中,还原胺化法由于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优点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重点关注。以还原胺化法合成胺类化合物研究的重点在于催化剂的构建。虽然基于Pd、Pt、Ru等贵金属的多相或均相催化剂对于该转化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特征的能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及应用形成与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它需要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素材。因此,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进行研究。本文
扬琴独奏曲《木兰辞变奏曲》以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创作背景,整首作品音乐情感丰富。在创作特征上,采用三部性原则并结合了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变奏手法的曲式结构、风格鲜明的调式调性、多样的织体形态以及多变的节拍与节奏。为了更加形象的表达音乐主题,在演奏手法上运用了颤竹、吟揉等具有东北扬琴传统演奏技法,也使用了近现代扬琴技巧,展现了扬琴演奏风格的多样性,生动刻画出木兰的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对这首扬琴作品中的创
《再唱编花篮》是由著名作曲家朱良才创作的一首具有河南特色的歌曲,体现了居住于河南地区人民的朴实与真诚。本首歌曲将上山采牡丹的姑娘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曲调委婉、清新、优美,歌词内容饱满生动,在传统的民族调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扩展,旋律中流露出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本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歌词的地域特点以及旋律特色的分析,总结了该歌曲的艺术特征,并且结合笔者演唱实践,从气息、声音等方
英语中动结构(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是传统语法中描述的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一种语言结构,因其复杂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研究兴趣,研究多聚焦于英语中动结构的生成机制和中动词的限制条件。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也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了一些困难。因为它并不符合常规的句法结构,二语学习者初遇英语中动结构时往往将其判定为语法错误的被动句式。虽然这一结构
初一是地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经调查,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地理教师只重视地理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智力缺陷,由于自身的原因,学习水平低下,成绩未能达到教育教学要求,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本文将这部分学生称为“学困生”。初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学好初中地理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会对日后的学习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则会对地理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