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2与mtDNA A1555G基因检测及其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无创性GJB2基因与mtDNA A1555G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第—章: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用于聋病基因检测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无创、便捷DNA采样方式用于聋病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收集门诊聋儿98例,分别采用无创的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和抽取2ml静脉血两种方式采集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遵循盲法原则,分别对常见聋病基因GJB2,线粒体基因1555A>G(mtDNA A1555G)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通过Kappa检测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无创的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和有创的抽取静脉血两种方式采样后24h内提取基因组DNA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8.98%和100%,DNA获得量分别为2.16±0.44μg和21.47±4.59μ(500μl血),OD值260/280分别为1.82±0.13和1.79±0.11.口拭子采样24h后和1周后提取得率有明显差异,t=2.52,p=0.01,血样则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样在提取1周和1月后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 p=0.01;GJB2及mtDNA A1555G基因检测结果一致(kappa=1.00,P=0.00),共发现GJB2突变的占27.56%(27/98),mtDNA A1555G占4.08%(4/98)。结论: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可以用于聋病基因GJB2及mtDNA A1555G检测,以该方法可靠、无创、便捷,可以在大规模聋病基因检测特别是小年龄检测对象中推广应用,特别是适用于新生儿早期聋病基因筛查。第二章: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结合基因测序二步法GJB2基因检测体系目的:建立以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High Resolution Melt,HRM)结合基因测序法为基础的GJB2基因检测体系,实现廉价、快速、结果可靠的检测目标。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患儿中随机选择感音神经性聋儿121例和听力正常新生儿7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2岁4月和1.1月,遵循盲法原则分别以HRM结合基因测序二步法与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并采用Kappar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HRM结合基因测序二步法检测结果为:聋儿组和听力正常组阴性样品分别有24例和58例,可疑突变样品分别有97例和14例,对可疑突变样品进行基因测序,最终确定各样品基因型共发现聋儿组中GJB2双链突变的占46.28%(56/121),单链突变占37.19%(45/121)野生型占22.31%(27/121),听力正常组中单链突变占9.72%(7/72),野生型占90.28%(65/72),未见双链突变者;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对两组样品盲法编号后,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结果与前者一致,Kappa值为1,p=0.00。HRM成本约为PCR基础上增加不足0.5元,而基因测序费用为增加20-25元,检测耗时分别为15分钟和10h左右,HRM结合基因测序二步法使病例组19.83%(24/121)和对照组80.56%(58/72)仅通过HRM检测而无需进行基因测序即可完成检测。结论:HRM法结合基因测序法检测GJB2基因具有廉价、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可应用于GJB2基因大规模临床检测,为明确耳聋病因、降低聋儿出生率提供一种技术支持。第三章:定量连接酶连反应在mtDNA A1555G点突变检测中的应用目的:建立以定量连接酶连反应(quantitative ligase chain reaction, Q-LCR)为基础的mtDNA A1555G点突变诊断技术,实现廉价、快捷、准确的检测目标。方法: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中随机选择感音神经性聋儿121例及听力正常患儿30例,针对mtDNA A1555G点突变设计相应的探针和引物,建立稳写的检测体系,遵循双盲法原则分别以Q-LCR法和酶切法进行检测,用Kappa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Q-LCR法检测结果为:聋儿组中携带mtDNA A1555G点突变的占4.01%(5/121),听力正常组中未见携带mtDNA A1555G点突变者;酶切法检测后结果与Q-LCR法一致:经Kappa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完全一致,未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所建立的Q-LCR法检测mtDNA A1555G点突变具有价格便宜,操作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可应用于我国mtDNA A1555G突变的大规模筛查,为明确聋儿病因,降低聋生出生率,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发生提供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二部分:先天性聋儿GJB2及mtDNA A1555G突变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明确GJB2基因及mtDNA A1555G突变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先天性聋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新生儿中的突变率及突变热点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发病年龄小于1岁的聋儿183例,NICU入院大于48h的新生儿484例,口拭子刮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取得DNA样本,用HRM结合基因测序二步法检测GJB2基因,用Q-LCR法检测mtDNA A1555G突变,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GJB2基因和mtDNA A1555G在聋儿组和NICU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聋儿组183例中共检测出148例GJB2基因有改变,占80.87(148/183),共检测出12种突变方式,其中致病突变7种(235delC、299-300delAT、571T>C、605ins46、223C>T、224G>A、232G>A),多态性突变2种608T>C、79G>A,致病性有争议的突变3种(79G>A+341A>G、109G>A、509A>G),携带GJB2致病性纯合突变或双重杂合致病性突变(含3种有争议的突变类型)的杂合个体共有58例,占31.69%,仅携带一条GJB2致病性突变的有74例,占40.44%。不携带GJB2突变或仅携带多态性突变的有51例,占27.87%;NICU对照组484例中共检测出207例GJB2基因序列有改变,占42.77%,共检测出4种突变方式,其中致病突变有1种(235delC),多态性突变1种79G>A,致病性有争议的突变2种(79G)A+341A>G和109G>A),79G>A+341A>G纯合突变5例,占1.03%,仅携带一条GJB2致病性突变的有169例,占34.92%。不携带GJB2突变或仅携带多态性突变的有310例,占64.05%。mtDNA A1555G突变在聋儿组中有5例携带者,占2.73%,而NICU组中未发现突变阳性者。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先天性聋儿中,235delC/ 299-300delAT/109G>A/79G>A+341A>G等为常见的突变热点;支持109G>A、79G>A+341A>G这两个有争议的突变形式为耳聋的致病性突变;首次发现在聋病患者中发现509A>G同时伴235delC/223C>T同时伴79G>A这两种新型突变方式,另外在中国非显性遗传家系中首次发现了以往认为是显性遗传的突变方式224G>A和232G>A;mtDNA A1555G在本研究中发现其发生率约为2.73%,低于已报道的平均水平,提示该突变作为一种药物易感性突变可能在先天性耳聋不起主要作用;本研究为开展GJB2基因和mtDNA A1555突变临床检测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GJB2及mtDNAA1555G突变致聋早期听力学特征研究目的:探讨GJB2与mtDNAA1555G基因突变致聋早期的听力学特征,为聋病的临床诊断,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中感音神经性聋儿183例,年龄范围在0-4岁,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对照组30例年龄范围在0-3岁。收集入选对象病史资料,听力学信息(声阻抗、耳声发射、短声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反应等)以及GJB2、mtDNAA1555G基因检测情况,按GJB2致聋组、mtDNAA1555G致聋组、非GJB2/mtDNAA1555G致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分组研究,分析不同致病基因所引起的听力损伤早期的听力学特征。结果:GJB2致聋组、mtDNA A1555G致聋组及非GJB2/mtDNA A1555G致聋组发病年龄分别为1.03±2.32月、2.54±9.32月、2.43±4.32月GJB2致聋组发病早,t=2.43,p(0.01;三组患儿生后3天初筛通过率分别为6.03%,10.00%,12.08%,42天复筛通过率分别为4.13%、10.00%、3.75%;GJB2致聋组中听力损失在中度及中度以下者有19.83%(23/116),而mtDNA A1555G致聋组仅有10.00%(1/10),其它组有30.84%(74/240);GJB2致聋组51耳在刺激声强度为109.6dBnHL时能引出清晰Ⅰ、Ⅲ、Ⅴ波,6月内Ⅰ、Ⅲ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延长,6-12月时各波及波间期均延长,此类聋儿早期听力呈进行性下降;各组聋儿在ASSR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各频率引出率高于ABR V波,GJB2致聋组在低频率引出率低于其它组,提示此类聋儿早期听力损失累及各个频率。结论:本研究表明GJB2基因致聋的患儿听力损失发生早,听力损失以重度、极重度多见,在一岁以内有进行性下降趋势,病变累及各个频率,对于此类患儿早期进行适当的干预非常重要;mtDNA A1555G引起的耳聋除出生后接触耳聋性药物后引起的迟发性耳聋外,有一小部分患儿在出生时听力损失就已经发生提示可能与孕期母亲功能状态有关,对此类突变携带者的孕妇在早期就应该给予关注。
其他文献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无切削力、高柔性、高精度等优点,在难加工材料、复杂表面和低刚性工件的加工中得到广泛使用。所以研究具有高附加值、应用性强的CNC控制系统的电火花线
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的融合,不仅能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同时对于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提
嵌入式系统中ARM处理器加上Linux操作系统这样的软硬件环境因为各自的优势被众多嵌入式开发商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经常需要对Linux内核进行裁减或修改。由于操作系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短视频类平台得到井喷式发展,CNNIC及CSM都显示出短视频类App的良好发展现状以及短期内乐观的发展趋势。在短视频用户数量日益增多,使用时长日益增加的
有机溶剂萃取法作为分离方法的一种,比起其他分离法如离子交換法、化学法等,具有经济、快速和便于连续操作等特点,因此近年来无論在苏联或是美、英等国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中小企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学者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比较著名的有马歇尔提出的经济进化论和和日本学者提出的环境适应
结合实际,谈谈基于Matlab的直流电动机起动的仿真分析。
在法治和人治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的统一。法治离不开与法治品质相合的道德因素的支持,而这些道德因素存在和蕴含于法治本身以及法治的施行、法律的运行等各
采用膀胱腔内灌注药物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方法很多 ,我们用重组α 2b干扰素治疗膀胱肿瘤 2 2例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膀胱肿瘤均为T1
<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各种国际事务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沟通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已经将地球浓缩为一个"村落",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