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升级和转移的步伐,特别是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世界各跨国公司纷纷将加工、组装、研发等部门移向我国,这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为此,我国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使外商直接投资在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论文在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本文认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在出口方面,外资的进入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由于外资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外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外资企业为便于垄断技术,并未将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引入中国,仅仅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加工贸易,中国实际上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网络中最简单的加工组装环节,从跨国公司获得的技术溢出大大减少。此外,外资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高工资所吸引的优秀人才,挤占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存在某种“挤出”。从长远看,这必将削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两个方面对FDI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一方面是对FDI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模型和数据结构上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外资企业的份额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另一方面是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外资企业的要素贡献率进行测算,从而得出外资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此外,本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详细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为促进外资在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