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炼锡废渣是有色冶炼工艺电弧炉炼锡时产生的污染性废渣。平均每生产1t锡,就附带产生约1.5 t~2.5 t冶炼废渣,这些冶炼废渣中的有价金属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而由于回收步骤繁琐,单一回收经济价值不高等因素,目前冶炼废渣回收的研究在我国还未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冶炼废渣被作为建筑原料处理,填埋处理或者是堆放填埋处理等。大量的冶炼废渣堆置,给水、土等一系列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从经济和资源角度考虑,综合回收冶炼废渣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开展了用炼锡废渣制备金属锡、硫酸钙晶须、微米级硫酸钡及纳米二氧化硅的研究,以浙江某有色金属企业电炉炼锡的炉渣为实验原料,选用盐酸作为浸取剂,利用盐酸除杂能力强这一特点,用适量的盐酸除去炉渣中的Si、Ca、Ba等有价组分,使炉渣中的锡组分在渣中富集,使得杂质组分和锡组分分离。过滤后的滤液回收硫酸钙晶须、纳米二氧化硅、硫酸钡等产品。滤渣用强酸进行湿法富集,获得富含锡的液体。最终用活泼金属分别进行进行除杂和置换沉淀,最终获得金属锡。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实现了反应的闭路循环,原料利用率高,变废为宝。首先采用酸浸除杂工艺,以炼锡废渣作为试验原料,将原料和水配成悬浮溶液,控制反应液固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调节盐酸酸度,对炼锡废渣进行酸浸反应。分别获得富锡渣和除杂液。富锡渣中的锡含量由2%富集到14.96%。酸浸除杂反应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盐酸酸度为6 mol/L、L/S为25:1、反应温度40℃、搅拌速度为250 r/min。其次,用盐酸浸出富锡渣,获得含锡、锑的酸浸液。采用含金属锌、锡的混合废料对酸浸液中的锑成分进行置换,确定了除锑的最佳工艺。除锑成分后的酸浸液,采用金属锌置换工艺回收锡,锡渣纯度为97.35%。本文还对酸浸除杂工艺获得的除杂液进行回收,获得了微米级硫酸钡、晶须硫酸钙,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微米级硫酸钡,最合适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20℃、搅拌速度400 r/min、硫酸的浓度为40 wt%。晶须回收的最佳工艺流程为:反应温度在60℃,加入浓度为50 wt%的硫酸,搅拌速度250 r/min的条件下,反应时间4 h,产生的晶须形貌最佳。将回收Ca、Ba组分的液体进行蒸发回收其中的盐酸。回收盐酸后的液体进行二氧化硅的回收,回收二氧化硅粉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聚乙二醇2000为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为60~90℃,搅拌速度为400 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