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补偿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补偿制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意义重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逐渐开始了对这项制度缓慢而坚定的探索之路。它是一项冗杂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制度,主要运行原理在于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要求破坏生态或者享受到生态裨益的人进行补偿,或者对保护生态的人进行奖励。但是现实却是生态补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专门的法律文件迟迟未能出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内容语焉不详,实施过程遇到很多阻碍,未达到预期成效。当我们探讨这一状况发生的原因时,会发现生态补偿制度在如今政府过度主导的运行模式下呈现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尴尬处境,效果短暂且不尽如人意。如果只看表面,我们会认为只是政府管理层面的问题,但是细究本质,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因为,在复杂的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缺少了社会主体在其中的参与。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具有必要性,对于生态补偿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不管是从权利角度还是义务角度出发,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都是理所当然的。综合以上原因,研究公众参与在生态补偿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具有重要意义。除却引言部分,本篇论文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六部分对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在现今社会背景下,公众参与缺失给生态补偿制度的运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五方面:补偿和受偿主体双方对补偿标准的满意度不高;补偿方式单一,不能灵活抉择;补偿结构不合理;在内部监督不力的前提下,外部监督也存在着缺失问题;缺少法律制度保障,公平支撑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由公众参与缺失这一问题单独导致的,生态补偿制度本身的弊病也有一些影响,但是如果引入公众参与,并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极大消解这些负面影响,因此这些问题充分体现了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引入公众参与的迫切性。第二部分进一步探讨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这一部分从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公众参与的引入能够极大程度平衡生态补偿制度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其次,公众参与的引入能够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促使政府工作效率的增进,从而提高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最后,根据其他不同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的异同点比较,凸显公众参与在不同制度中进行细化研究的必要性。三方面彼此佐证,从而论证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的重大价值和意义。第三部分阐述了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的可行性。可行性同样从三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实践层面,主要是从参与途径多样化和参与过程网络化两点论述的;二是制度基础,公众参与制度已有长足发展,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国内国外都有一些先进经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理论支持,通过分析环境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环境利益博弈理论这三大理论,也同样证明了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是从内部视角着手分析生态补偿制度中公众参与的具体应用构建。首先明确界定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中“公众”的具体范畴;其次在具体参与范围上,又分三点探讨了在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以及监督环节的公众参与设计;最后通过具体法律条文的构建,保证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制度有法可依。第五部分则是从外部视角进行具体应用构建的分析的。首先在做好公众参与工作的基础——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其次建议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中的政府问责机制,以求实现与第四部分提到的公众外部监督相辅相成的目的;最后,创新政府政绩考核模式,引入绿色GDP机制。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目的和作用是对前文五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概括和升华,并指出自己论文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完成文章写作意图,努力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公众充分参与的生态补偿制度。
其他文献
文章从对我国监察委员会进行外部监督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考量出发,在梳理我国目前《监察法》对监察委员会的法定外部监督形态的基础上,深入探析了监察体制改革后我国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留存的问题,发现我国现行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体系的疏漏和不足,最后再针对性提出对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的优化路径。为了提高对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的实效性,文章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对我国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机制的合理建议,将我国的监察委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数量随着土地价值的攀升而空前高涨,“时过境迁”的遗留问题更是为纠纷增添复杂性。十年前,国家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渠道,拟通过发挥其专业、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同时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之“无诉”“和谐”等精神,使之成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核心程序。纵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发展,纵然进一步创建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
纳税服务作为现代税收管理的基础,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影响到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理念不断深入,全社会人民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以及生活中使用法律的意识逐渐加强,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广大的纳税人,导致他们对税务部门是否规范执法、是否提供了优质的纳税服务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督。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
司法文书写作体制改革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司法判决书作为公开性的法律文书是常用的法律文本类型之一,其写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理据的、可论证的关系,可以为研究判决书中话语的理据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判决书中的句子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旨在找出英汉判决书中的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与人类认知上的映射关系,探讨英汉判决
创业投资基金在推动长期资本形成、构建多层级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发展空间还很大。从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的不同向度来看,创业投资基金可以划分为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存在制约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现实问题。融资作为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基础,是后续创业投资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创业投资基金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资金的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大量国有资产的积累是我国目前重要国情。国有资产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基础,还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广大人民享有最终权益的共同财富,国有资产作为国之根本,关乎民之福祉,其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国有资产信息公开作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要求国有资产“晒账单”、“亮家底
印染废水因色度深、排放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等因素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传统处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超声作用可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将污染物最终降解为CO2、H2O或低毒性的小分子物质,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杂多化合物作为目前新型的催化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假液相”行为、多功能性(强酸性、氧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地迅猛发展形成了城乡二次元经济结构。受地区劳动力饱和及收入不足等因素影响,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二线城市工作,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照顾,从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要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教育是首要途径,让留守儿童享受平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福利事业的最终目标。留守儿童教育福利保障水平高低对孩子和家庭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能丰富当地人力资源质量,更关系到我国
随着虚拟网络社会的发展,虚假信息日渐增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亟待规制。2013年9月9日《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以寻衅滋事罪论处,而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和寻衅滋事罪口袋扩大的声音此起彼伏。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一罪名,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行为重新进
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中很多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都需要红细胞进行转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细胞制剂已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以红细胞为载体包载药物成为细胞制剂研究的良好选择。本论文构建基于红细胞的纳米递药系统。以红细胞为药物载体,包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并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结合原理,将生物素化的环肽RGD(c RGD)与吲哚菁绿(ICG)修饰到红细胞表面。以期实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