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与集体安全思想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30-1945.4.12)是美国第32任总统(1933-1945)。由于战争和大危机的原因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任超过两届的总统。在他的领导下,美国逐渐摆脱大危机并在战后走向繁荣。而本文要涉及到的是他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他的集体安全思想。  罗斯福最早转向集体安全思想是在他担任海军助理部长期间受到威尔逊总统的影响。但是由于孤立主义的影响,威尔逊加入国联的计划在国内遭遇了滑铁卢,这对罗斯福的影响颇深。与威尔逊相比,罗斯福在集体安全面前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因此,罗斯福最早提出的是更接近现实主义的“大国警察制”。但是在考虑到国内孤立主义等等诸多限制后,罗斯福最终不得不在警察制之上冠之以联合国的外衣。但是集体安全不能只包含政治,罗斯福始终坚持世界经济繁荣是与战后世界和平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筹划建立联合国的同时,罗斯福始终没有忘记在经济领域为战后世界和平设立保险。这些保险措施集中体现在他对战后经济秩序的重建所付出的努力上上。依笔者之见,只有综合政治和经济这两条主线,罗斯福的集体安全思想方才称得上全面。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所缺乏的。  但是仅仅描述罗斯福的集体安全思想并不是本文的最终写作目的。在参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之后,笔者希望对罗斯福的集体安全思想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这才是本文的最终写作目的。
其他文献
对炼钢炉的耐火材料与有色金属杂质之间的反应的综合性物理化学研究做了分析。查明炼钢电弧炉的使用寿命及炉子容量对所炼钢水质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有色金属杂质含量不
期刊
期刊
传统驿递可概括为“置邮传命”四字,且追述年代甚为久远,且发展历程亦为漫长。驿递的效用一直被局限于官方的文件与物资传递,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军事机构相联系,军事性不断增强
期刊
公共空间的存在是华北乡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公共的信仰空间之变迁形态就成为观察近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路径之一。家庭是乡村社会的初级单位,也是民间信仰得以存在的基础。血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