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特征采集及分析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城际公路等多类交通道路建设的发展,路面养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针对现有路面养护检测设备昂贵、维护难以及路面特征不突出等问题,本课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特征采集及分析系统。通过编译基于GO语言的Tensorflow框架,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实现路面特征检测板载化系统;通过预测国际平整度指标,实现对路面平整度等级评定;利用改进的单帧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SSD)模型实现路面病害的检测;同时设计路面监管平台,实现了路面检测系统与路面监管平台之间的即时稳定通信。以上工作在提高路面检测系统工作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便携性,对路面的保养及维护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实现路面特征检测板载化系统。针对处理神经网络模型高性能服务器依赖的问题,本文对路面特征检测系统的板载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Jetson Nano板作为主控系统。在应用开发语言的选择上,区别于常用的基于Python语言的Tensorflow框架,重新编译了基于GO语言的Tensor Flow框架,利用该框架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实现了路面特征检测板载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便携性。(2)实现长短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在路面等级预测中的应用。通过LSTM网络模型对国际平整度指标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路面等级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为90.61%,模型召回率为87.89%,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路面平整度指标的预测功能。(3)提出基于改进SSD模型的路面病害检测模型。针对路面特征不明显的问题,利用梯度下降算子优化卷积网络结构,突出路面病害特征,提高了模型检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SSD路面病害检测模型对比,改进的模型增强了路面病害特征,路面病害检测准确度达到91.28%,相对原有模型识别准确度提高了7.36%。(4)设计路面监管平台。通过消息队列远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的通信方式实现了检测系统与监管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实际测试表明,监管平台能够实现对检测系统传输数据的管理及路面信息数据的图形化展示,能够为监管人员提供远程管理功能。
其他文献
应用WOD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最大值的Rosenthal型矩不等式,结合三段截尾法,研究了WOD随机变量序列加权部分和最大值的完全收敛性,所得的定理推广和改进了先前相应文献的一些结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研究。利用公开的Pub Fig人脸数据集样本,针对人脸识别框架中3种常用特征的提取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lib SVM分类器和感知器算法,对于不同样本容量进行单特征方法和特征融合方法的分类训练、测试以及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各类别训练样本数大于180时,特征的分类能力趋于稳定。单特征分类能力SIFT>HOG>GIST;特征融合的分类能力要高于单特征最
为达到对数字音频版权保护的目的,利用提升小波变换算法复杂度低、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和SVD的音频水印算法。首先对原始音频信号进行分段,为确定水印信息的嵌入位置,选取巴克码为同步信号,并在时域内嵌入子音频段的前端部分;再对子音频段后端部分进行提升小波变换,通过量化调制的方法将水印信息嵌入至信号低频系数的奇异值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实时性,对噪声、重采样、裁剪
目前对泛函微分方程波形松弛方法的研究,集中于收敛性.众所周知不稳定的近似方法没有意义,然而罕见关于泛函微分方程松弛方法稳定性的研究工作.首先给出了泛函微分方程波形松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功能异常(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以及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死亡为特征的神经退
人脸识别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BP算法虽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以及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并且在人脸图像识别准确率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算法具有收敛缓慢、训练过程振荡、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针对传统BP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PCA算法提取图像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一种新的权值调整方法改进BP算法进行图像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