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近亲种叶酸生物合成差异分析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酸,化学名为蝶酰单谷氨酸,是维生素B9的水溶性形态。叶酸是参与几乎所有生物代谢的必须微量元素,因为在物质的合成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所以人无法离开叶酸而生存。由于脊椎动物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微量营养素,只能通过食物摄取获得,因此一旦所摄取叶酸过少,即会引起机体发生相应的叶酸缺乏性疾病。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但是由于叶酸极不稳定,其在烹饪和保存过程中损失率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补充化学合成叶酸。然而,研究表明化学合成叶酸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同时叶酸缺乏症仍然是一大世界性营养问题,因此开发富含叶酸的功能性食品极为迫切与重要。本研究使用植物乳杆菌的两个亚种Lb.plantarum subsp.plantarum YM 4-3和Lb.paraplantarum AY01菌株对MRS、脱脂奶和豆浆三种发酵基质进行发酵,在自然发酵与维持pH6.0两种发酵条件下,植物乳杆菌YM 4-3和AY01的生长状况差异较大。L.plantarum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使得培养基质的pH不断下降。由于微生物细胞对pH的改变非常敏感,即使是乳酸菌,在较低pH条件下也会抑制其生命活动。结果显示,自然发酵状态下,YM4-3和AY01菌株稳定期的持续时间较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与维持pH6.0相比,活菌数含量较低;此外,在MRS基质中活菌数下降较快,而用脱脂奶和豆浆作为基质时,在较长时间仍能维持较高活性,说明脱脂奶和豆浆在酸性环境下能对植物乳杆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维持pH6.0发酵时,YM4-3和AY01菌株稳定期的持续时间较长,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活菌数仍维持较高水平。叶酸在酸性条件不稳定,而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叶酸较稳定,然而目前的研究未能对发酵过程的pH进行有效控制,造成叶酸一定程度的降解。本研究使用发酵罐对过程自动实时监测,维持发酵过程pH为6.0,以探讨pH对叶酸合成的影响。L.plantarum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叶酸,因此在培养过程中,L.plantarum会首先消耗培养基中的叶酸继而自行合成供给细胞消耗。叶酸测定结果显示,MRS基质中叶酸含量较高,约33-57ng/mL,豆浆中叶酸含量约为3ng/mL,脱脂奶中未检测到叶酸含量。与0 h相比,在12 h时MRS和豆浆中的叶酸显著降低,说明植物乳杆菌首先利用基质中的叶酸供给细胞消耗。用MRS作为发酵基质时,自然发酵条件下叶酸含量更高,且仅AY01菌株在60 h后基质中叶酸含量高于初始值。脱脂奶和豆浆作为发酵基质时,维持pH6.0发酵条件下,叶酸含量均得到一定的提升。且YM4-3用豆浆进行发酵时叶酸产量较高。为了研究在培养过程中pH对叶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叶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6-羟甲基二氢蝶呤焦磷酸途径的主要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各亚种对发酵条件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维持pH6.0时,YM4-3菌株fol B、fol K、fol E、fol P及fol Q在MRS基质中均不同程度下调,与此相对应的是叶酸含量的下降,而AY01菌株36 h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调;在脱脂奶中发酵时,AY01菌株叶酸合成相关基因一定程度下调,叶酸有少量积累;但在此条件下,YM4-3菌株叶酸合成相关基因在脱脂奶中的相对表达量上调大幅较大。本研究通过对植物乳杆菌不同亚种的生长特性、不同发酵基质以及不同pH条件下叶酸合成能力大小的研究,为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以大米、有序介孔碳(OMC)和椰壳活性炭(N-AC)为模板,制备出了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纳米Ba-MgO载体及其负载的Ru基氨合成催化剂。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量弥散X射线(E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微嵌合体,并分析其动态变化,来早期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早期植入情况和早期预测HSCT的复发风险,从而可以进行合适的干预治疗,以达到降低移植失败率的目的。同时对比脐血移植(CBT)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早期植入的规律。方法行allo-HSCT治疗多种恶性及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15例。其中,中位年龄16岁(0.8-60岁),中位体重42 kg(8-8
葡萄糖阻遏(Glucose repression)是微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酵母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优先利用高效碳源的机制,使它们拥有了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竞争优势。而从发酵工业
第一章首先简介了倍半萜天然产物的种类和来源,而后着重论述了倍半萜asteriscanolide的分离、生物活性以及一些课题组对其开展的合成研究。目前已报道的asteriscanolide合成
凹凸棒石黏土(ATP)是富含镁的含水铝硅酸盐层链状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棒状晶体结构,由于ATP的链层晶体结构,因此ATP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吸附性、吸水性、脱色性、
由于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储存和利用(CCU)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难的问题使得能源储存成为研究热点
生物质特别是秸秆类燃料通常含K和Cl较多,燃烧过程时易释放到烟气中而较多地转化成碱金属氯化物和硫酸盐气体,在烟气冷却过程中形成亚微米颗粒,引起电厂锅炉受热面积灰及腐蚀和颗粒物排放等问题。因此,合理描述生物质燃烧烟气中含K成分转化生成亚微米颗粒的过程和行为对于预测和防止积灰及腐蚀、评价除尘系统性能和颗粒物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生物质燃烧烟气中含K成分生成亚微米颗粒的过程和行为,本论文采用数学模型
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宏观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在传感器、电子器件、生物医疗、光学、纳米催化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在外界电磁场作用
当今的火箭武器拥有高毁伤,高机动的特点,并且能够满足战场上多元打击的要求。定向器是火箭发射系统中能直接与火箭弹相联系的构件,主要对火箭弹起到支承保护、储存运输和发
超声冲击加工(Ultrasonic impact peening,UI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冷表面处理技术,普遍应用于提高焊接金属零件的疲劳寿命,降低残余应力。利用高能冲击头对工件表面的高频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