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泉寺石窟是邺城地区(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原名宝山寺,由高僧灵裕(公元518——605年)在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创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名灵泉寺。灵泉寺及其附近石刻群,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尤其是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二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为石窟中罕见。本文以此二神王图像研究作为选题,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具体图像意涵,层层分析。通过对与之相关的护法神像和世俗武士图像之间具体因素的梳理、分析,尝试探讨其图像来源及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以大量实物资料为例,从以下四个章节展开对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的研究和探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灵泉寺、大住圣窟及窟门浮雕二神王的基本情况,通过文献记载和拓片等,对其相关史料进行客观梳理。第二、三章是文章的重点。第二章是对大住圣窟二神王名称进行的探讨,充分关注到“神王”与“天王”、“武士”在形象上的诸多异同,针对“神王”、“天王”等佛教护法神与“武士”等世俗图像之间的联系,重点从“名称概念”和“图像”两方面展开讨论,作出诠释。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发,在进行了名称的探讨比较之后,进一步从图像志方面对灵泉寺大住圣窟二神王图像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二神王面部特征、头戴鸟翼冠、手持兵器、着装、脚踩神兽五方面的分析、讨论,发掘出大住圣窟二神王所体现出的图像传播来源是印度、波斯、中亚等多种外来文化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融合,继而对在隋代中原出现此神王图像有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分析二神王的雕刻位置位于窟门两侧,得出其又具有中国传统的世俗图像特征。第四章是对与灵泉寺大住圣窟二神王相关图像的比较与分析,涉及“天王”和“十神王”造像,最后分析得出神王像在中原一带集中出现的原因。因此,图像风格学和考古类型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往,美术史的研究侧重于宏观方面的梳理与研究,近些年美术史研究方向转向于对个案和细节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本论文就是侧重于对个案的分析,通过此分析,为未来美术史的研究作出一些具体的、点滴工作。希望这个研究能从美术史角度为灵泉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认识。
其他文献
超语言学理论是巴赫金语言观的核心内容,其精髓又是话语理论。文章回顾和反思了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从话语体裁、二语的诗学功能以及二语的社会认知等三方面探讨了他的超
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知识创新是企业能力提升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本文在对企业能力、知识创新和组织学习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学习
在现今世界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众多周知,化石燃料中碳和含硫含氮杂质,在燃烧后会产生CO2、SO2和NOX等污染物。其中CO2是导致温室
当前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的教学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各级学校蓬勃开展,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发了地方课程的教材,极大地促进了地方
<正>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新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天芳教
目的探讨胆道化学性栓塞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肝内胆管结石动物模型评估胆道化学性栓塞能否达预防结石复发和化学性肝切除的效果。结果栓塞胆管的粘膜上
我国的司法改革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司法改革能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完成预期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能否深入推行。要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这双重目标,首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