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建设项目规模庞大,资源投入数量巨大,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致使施工十分艰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为使该系统高效协调地运行,必须编制指导和控制该系统运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是组织和控制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质量,工程的预期成本和计划工期要通过施工进度来体现。因此,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无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都是重要的工作。施工进度计划主要研究合理的施工期限和在既定的条件下确定工程施工分期和施工程序,在时间安排上使各施工环节协调一致。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一方面应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资源、工程施工特性和施工期限要求,另一方面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其他组成部分(施工方法、技术供应、施工总体布置等)的设计密切联系,综合全面考虑,使整个施工前后兼顾,互相衔接,减少干扰,均衡生产,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制定大型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分析模式效率较低,这与21世纪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研究开创了新的方法。本文将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仿真、网络计划、遗传算法等先进技术方法引入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领域,进行了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由于仿真模型中涉及的参数、模型、算法繁多,给仿真模型构建带来了很大的弊端。本文从对离散的施工系统仿真的方法开始研究,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全过程仿真研究,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仿真平台。(2)鉴于仿真建模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面向对象的图形辅助仿真模型构建将循环网络仿真单元模型封装在工序模型中,使得仿真模型的构建得以简化。结合建设项目施工实际情况,构建了建设项目施工系统仿真模型,从而简化了复杂的仿真建模过程。(3)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CPM和PERT分析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工序关键度和主导线路的概念,给出了用MC仿真确定仿真关键线路的方法,并利用了实际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4)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各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差很大。对此,本文利用了传统算法(最小方差法和削峰填谷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资源均衡优化数学模型,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5)在仿真中应用可视化技术已成为先进仿真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可视化仿真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和图形处理技术,通过动态的数字化三维图形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形象地描绘出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改进企业整体绩效,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年初在家具厂设计定制了一套家具,想给自己每一件家具雕上个性图标,因此认识了家具厂的花版雕刻师李师傅。
期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紧缺,一方面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缓解该矛盾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本文从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综述了中水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在入伍基础军事训练期间发生的下腰痛的特点,为部队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该部队2006年度535名新兵的入伍基础军事训练情况,设计下腰
"心"的概念在老子那里仅仅出现10次,无法与"道"、"德"等概念出现的频率相比,但"心"却是老子自然哲学里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因子。老子提出"无心"这一心理俭约的心学的最高认知的
目的:探讨"六穴九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采用"六穴九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
针对不少技术人员在从事防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若干认识误区,结合近10多年来武汉市新洲区气象局防雷检测工作实际,对存在于此项工作中的防雷检测概念、防雷检测工作性质、防雷
文章阐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进而提出加强管理会计应用与推广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有学者将“意象”说成是美的本体范畴,提出“美在意象”或“美是意象”,这可能是对“意象”美学地位的过度抬高。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只是“意境”的初级形态,包
理想人格问题历来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先秦各家学派皆有自己关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尤其是儒道两个学派,他们都有自己关于理想人格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