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性思维的形成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能力对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个人生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同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皮亚杰认知发展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落实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界定出“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相关概念以及撰写国内外文献综述。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发展目前的情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培养情况,从思维习惯、思维目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四个要素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还处在踏入成熟的前期,可塑性比较大,高二学生的理性思维相对于高一比较成熟。高一学生总体思维水平比较不容乐观。同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理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认为理性思维的培养会耗掉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而且局限于很多原因对理性思维的培养还是比较难进行。针对调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个关于理性思维培养的策略:(1)加深对理性思维的认知,重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2)注重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3)注重理性思维方法的培养;(4)结合情境的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活跃学生思维;(5)运用探究式性学习策略,锻炼学生的思维意志;(6)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并根据这些教学策略,以《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通过学生课后习题的掌握概念知识及应用和学生访谈情况,从学生的四个要素表现中,发现学生的思维还是有所改变,因此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是行之有效。
其他文献
HfO_2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由于各种边界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其热特性参数通常与体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亚微米薄膜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对微尺度传热的理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物相的HfO_2薄膜的热导率进行了探究,计算了温度在200-600K,厚度在5.12-31.7
网联化的智能汽车具有超距感知、信息共享的特点,相比于孤立的智能汽车,可以进一步提升交通性能。基于信息共享的协同控制是发挥智能网联汽车优势的关键,依托云控平台的集中
多级电平(MLC)NAND闪存因其存储密度高、读取速度快、成本低、性价比高,已取代机械硬盘,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并逐步部署到企业数据中心。但随着多级单元储存技术和制程工艺尺寸不断缩小,高密度存储单元阈值电压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噪声干扰,从而极大地降低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升闪存的寿命和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固态数据存储控制器已采用先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和基于软判决译码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具有低功耗、动态的拓扑结构、低成本以及不易受环境影响等特性。其应用领域也是越来越广,涉及到军事、医疗、经济以及
近年来,基督教在我国大陆农村地区快速传播,与此同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关注。本文以晋南Z镇为研究地点,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搜集资料,探析在快速城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权威结构。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村庄治理者要具有领导能力、服务能力和公共管理的能力。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英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1G发展到了4G,并即将迈入5G时代。传统的多址接入方案利用资源(时间,频率,或编码)的正交性来避免用户间的干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
天线作为能够有效辐射和接收电磁波的重要装备,其散射特性在军事领域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传统的远场天线散射测量方法不仅对测量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保密性及获取的信息量相较于近场测量也有着较多的劣势。本文对双站柱面近场测量的三维算法进行推导,设计了一款可用双站柱面近场散射测量的近远场变换程序,输入对应的近场散射数据文件,便可求解出相应的远场散射特性,同时根据天线散射时所特有的模式项,设计了可用于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逐渐也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5G于2018年6月完成第一阶段的全功能标准化工作。极化码作为新型的可近容量传输的先进信道编码,在5G的eMBB
韩德烈(Emily Marie Hundertmarck,1912-1998)于1936年受德国巴陵信义会(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来到中国传教,此后在华工作生活十余载,直到1949年。她先后在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