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厦门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旅游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结合现有发展需求,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呈现新的特点,促进旅游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本文以全域旅游为视角,选取厦门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等理论,建构了旅游与城市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明确两者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助于促进旅游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文章从系统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目的地理论出发,定性分析了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其次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筛选,依据全域旅游创建的审核验收标准,结合厦门的实际情况,选取28个指标,建构了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合理性验证,并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重。然后计算分析厦门市2004—2015年旅游发展评价指数、城市发展评价指数、综合评价指数,研究发现两者各自的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构建厦门市旅游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5年厦门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计算与评价,发现两者的耦合发展愈来愈协调;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及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对计算结果进行发展阶段划分,发现厦门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两者处于磨合阶段;通过分析不同耦合阶段的特征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启示,找出每阶段发展全域旅游的措施,并对厦门市进行了思考,针对研究区域厦门,提出厦门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使其达到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围填海成为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围填海一定程度解决了沿海地
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目前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尺度进行把握,而从农户这一微观行为主体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
聚落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是一定区域内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聚落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分布规律能够体现区
土壤侵蚀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给生态和人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核素示踪技术被认为是环境研究领域比较有效的一种研究手段。简便、快速、高精度的核素示踪技术很
交通是联系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动脉和纽带,因此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日趋缓慢的交通运行速度,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远远不能满足其高效运转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倍受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当今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也已经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既是旅游业本身发展的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经济重心向沿海港口城市转移的态势愈加明显,港口城市成为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以港兴城,以城带港,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是世界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