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具有生长分泌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侵入子宫肌层从而引起的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性进行性痛经[1]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性激素依赖的良性疾病[2]。该病好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但近些年该病趋于年轻化。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成结节或团块,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称为子宫腺肌瘤(adenomyoma)。由于该病的病因尚未能明确[3],所以其治疗方法未能完全统一。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女性保留子宫的需求增多及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最常用的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但用药副作用较大。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针对子宫腺肌瘤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采用三种方法治疗病灶较大的子宫腺肌瘤,研究其临床效果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为子宫腺肌瘤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方法。目的研究对比分析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单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联合GnRH-a 3种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瘤且病灶直径为4-7cm的患者90例,患者为要求保留子宫者,年龄控制在30-50岁之间,诊断依据为《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4],向拟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分别详细讲解3种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患者根据其病情及意愿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并分为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A组)、单纯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B组)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联合GnRH-a治疗(C组)各30例。3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护理模式及常规治疗。A组使用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B组应用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亮丙瑞林缓释微球,规格3.75mg/支,皮下注射,持续治疗3个疗程(28天为一疗程)。C组应用北京博恩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亮丙瑞林缓释微球,规格3.75mg/支,治疗3个疗程后(28天为一疗程),再使用A组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通过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病灶大小、痛经、月经量评分及CA125值,评价3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病灶体积比较: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均较治疗前减少,C组的病灶体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痛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比较: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均较治疗前痛经评分降低,C组的痛经评分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月经量评分(月经失血评估绘表,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比较: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均较治疗前月经量评分降低,C组的月经量评分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CA125比较: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均较治疗前CA125降低,C组的CA125明显小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nRH-a联合应用HIFU治疗后CA125、月经量、痛经、病灶体积的改变较单独组效果显著,其能更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小病灶体积,提高治疗效率。作为要求保守治疗的较大子宫腺肌瘤女性患者,GnRH-a联合应用HIFU治疗不失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