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和汉代建鼓研究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鼓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在古代文献中有相关记载,并且在考古发现的铜器刻纹及汉画像石上都有图像反映。1978年,曾侯乙墓还发现了一件两千多年前的漆木建鼓。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发展,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建鼓材料。以此足见,建鼓在古代社会音乐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周和汉代建鼓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文中主要运用考古出土的建鼓实物及相关的图像资料,辅以古代文献记载,对东周和汉代建鼓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建鼓的名称、形制演变、社会功能、以及历史文化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建鼓的形制演变作分期研究,探讨了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四个时期建鼓形制演变的主要特征。此外,文中还就建鼓多元化的社会功能、装饰物的隐喻、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以此作为全面研究建鼓的起点。
其他文献
中国作为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正处于科技迅猛发展同时也无可避免的遭受着文化异化的影响,奔流在科技浪潮中的人们似乎也存在于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艺术迷茫状态里。“E时代人”
作为占侗族人口70.87%属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黎平县是侗族音乐文化资源最丰富和民俗最浓郁的地区,其中的侗族大歌、侗戏和侗族琵琶歌已经成功的申报了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