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与缓蚀性能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ksta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所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是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质或破损。金属腐蚀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金属被腐蚀后其材料质量的变化会对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铜作为有色金属,本身拥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属于耐腐蚀金属类之一,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高强度的机械加工性能。然而在工业等应用中,铜可能会暴露在湿度较高、酸性、碱性等恶劣环境中,造成腐蚀,从而影响铜的相关性能。所以铜的缓蚀工作十分必要。针对目前铜缓蚀剂在酸性溶液下不能起良好的缓蚀作用这一现象,本文做了如下工作:  1.由于噻二唑分子中含有N、S杂原子,杂原子含有孤对电子,能够和金属分子上的d轨道结合形成配位共价键,所以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同时研究发现脂肪碳长链有改变金属表面疏水性的效果。所以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脂肪长碳链噻二唑衍生物,通过1H NMR、MS进行了表征,并对供能方式、酸的种类、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整体收率达到60%以上。  2.在1 mol/L硫酸溶液中以脂肪长碳链噻二唑类衍生物为缓蚀剂对铜片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失重实验、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等测试对缓蚀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脂肪碳链越长,缓蚀效果越好,并且缓蚀效果与缓蚀剂浓度成正比。2-氨基-5-正十一基-1,3,4-噻二唑整体缓蚀效率较高,在100 mg/L浓度下缓蚀效率达到90.652%。同时通过SEM与接触角测试对缓蚀剂对金属表面的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吸附效果较为平整,且对表面的疏水性有一定提高。因此,脂肪长链噻二唑衍生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3.通过叔胺开环丙磺酸内酯,制备含有双键的两性离子化合物,从滴加时间,反应物比例等方面优化了合成工艺,产率达到87%。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两性离子化合物的晶体解析。晶体主要晶胞参数为:a=14.6818(18)?,b=7.1104(9)?,c=14.9180(18)?,V=1548.5(3)?3,Z=4,Dc=1.276 g·cm-3,F(000)=640.0,R1=0.0625。制备了含双键的三氮唑化合物,将两性离子化合物与三氮唑衍生物进行共聚。据文献报道,两性离子化合物具有抑制蛋白吸附等生物污染的作用,所以此类聚合物具有潜在的缓蚀与抗生物污染性能。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使用系列有机溶剂对蒙椴树皮进行连续提取,得到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物.利用柱层析、薄板层析、萃取、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分析,从中
吲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制药、农用化学品、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特殊杂环骨架。因此,合成和功能化具有光学活性的吲哚衍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手性磷酸催化的吲哚衍
石墨相氮化碳(g-CN)是一种新型、无金属的,具有类石墨层状结构的碳质材料。因其具有光学特性、半导电性,以及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碱性氮物种等优势,近年来,g-CN在光催化、气体储存、燃料电池和多相催化领域凸显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并被视为可替代传统碳质材料的新型多功能材料。g-CN的催化活性与其织构性质有着重要关联。相比传统的低比表面积的块状g-CN,介孔g-CN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00 m2 g-1)
互联网在大众生活中的日益渗透,催生着我国网民结构的变化。2012年底,我国40~59岁的中年网民占到网民总体的16.8%,达到历史最高值。与此同时,社交化已成为网络传播的“基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课题主要研究平面金属电极的表面用另一种金属进行沉淀修饰所制备的表面修饰电极以及在载体负载的二组份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对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影响催化活性的因
论文在保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透明性的前提下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作为聚合物光纤芯材PMMA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耐热性。一种方法是共聚法:(1)利用副价交联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石墨烯(Graphene)因为具有奇特的光、电、热及机械性能受到了全世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经杂原子掺杂,尤其是氮原子掺杂改性的石墨烯,可有效改善石墨烯的电子特征,因而大大提高石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更多的是秀生活,是活给别人看、写给别人看。所以我主张,在微博微信时代不要丢掉博客,用博客为微博疗毒。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微传播是有一定毒性的。央视主
自1985年首次发现富勒烯以来,在富勒烯家族中,尤其是[60]富勒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在催化,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富勒烯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