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翻译观看民俗小说中的英译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对国外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其中,涵盖民俗特色题材的文学作品则成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读者对中国民俗小说的阅读需求呈上升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俗小说的汉译英进行更多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有关民俗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翻译研究相对集中于功能对等理论,却鲜有人运用文化翻译观。本文以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结合分析相关翻译策略,通过对相关语料的例证分析,就《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n中的民俗文化翻译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与研究。本文作者尝试寻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策略和对应译法选择的文化动机。鉴于任何翻译都有优缺点,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该译本的优劣之处。通过此项研究,为《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展示文化翻译观在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中的强大解释力。研究发现文化翻译观对民俗小说的汉译英具有很好地解释力与指导性。同时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合理选择主要归功于他对文本背后文化因素的深入理解和准确阐释。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均不是译者随意为之,而是基于他对两文本文化功能对等的深思熟虑。本论文作为引玉之砖,丰富了在“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对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作者期望借本文进一步凸显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清末民初(1840-1928)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朝代更迭、时局动荡,同时也是古老中国初步迈向现代文明的过渡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新旧思想与中西学术剧烈交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跨国贸易、投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减少摩擦,一些区域性组织不断涌现,如欧盟、北美自由贸
80年代初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运行在4.77MHz的频率之上。二十多年过去了,目前市面上最快的微处理器Intel XERO 3.8GHz的速度比那个时候提高了600多倍。 今天的软件比起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新背景条件下的中国企业发展历程中,还依然有着大量激励机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威胁企业的发展,对于新时代企业职工激励机制
桂馥隶书名重当时,书风质朴平实。桂馥的篆刻艺术对今天的金石书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桂馥的书学思想是书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桂馥杰出的书法成就既是其师法自然的结果,又与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剂量控制以及主要的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分为曲马多组(n=30)和阿米替林组(n=20),对患者的疼痛程度(vi
<正>定格动画的制作,依赖于各种不同特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创作的动画有着电脑动画无法复制的艺术风格和真实质感,本文对不同材料在定格动画中的影响及运用进行有效探究。定格
行政法律责任制度在行政法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责任制度是一个宏大且深远的课题。行政主体和公务员是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两大主体,也是认识
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房地产价格在窜升后高位趋稳。随着调控措施的继续落实,房地产投资将减速,房地产
马克思独创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这两者的内在统一是他经济哲学思想的实质和特色。科学实践观被公认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标志,更主要的是马克思通过对生产、生产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