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复杂,社会需求多样化,对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需求非常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创新社会治理和提供服务的专业和职业,在其发展实践中,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和亲民性,具有很强的社会问题感。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倾向于选择服务项目作为自己的发展模式,社会工作者作为这些组织和机构中的主要服务提供者,这无疑就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服务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动力,需要依靠一定的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才能实现。在本文,笔者也将以社会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为此次研究主题,尝试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到底都需要哪些角色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在实际中又有哪些因素导致社工角色扮演的不完美。本文笔者试图结合亲身参与的服务项目——以C机构的W服务项目为例,对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角色进行研究。全文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首先论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相关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然后回顾了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通过笔者亲身参与的服务项目,将文献研究法、质性研究法相结合,提炼、概括社会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的实际服务和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社工角色扮演的现状,再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进行原因剖析和角色分析,找出影响社工角色发挥的因素。最后文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围绕改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建议措施。本文主要概括和归纳了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表现,发现社工往往扮演服务提供者、计划和执行者、沟通和协调着、资源链接者以及支持者的角色。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存在角色缺失和角色实践不充分的现象。影响社工角色发挥的因素,微观方面主要有:社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水平不足;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低;服务态度消极。中观层面的原因包括:高校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社工机构在培训、督导等方面职责缺失;相关合作方未真正接纳和支持社会工作。宏观上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认同低;岗位和薪资待遇问题;督导体系的不健全等。在文中最后部分提出改善思路,主要围绕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开。微观层面涉及: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找准定位;社工积极进行自我宣传。中观层面的建议包括:社工机构加强在培训、管理等方面的责任;社区加强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支持社工的工作。宏观层面从政府政策,督导体系和服务体系几个方面展开。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探究发现问题、需求,并从不同系统层面出发,考虑到社工所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出改进思路,以促进社工的成长。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将社工及其面临的问题放置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其所处环境中获得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本文笔者自己实习经历为基础,这是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的一次实例。通过对社工和社会服务的了解,结合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社会服务中的社工角色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围绕这一重要点,突出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引起对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工角色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