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与高拱坝开裂分析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正修建一系列的高拱坝,这些工程具有坝高、库大和设防地震烈度高等特点,在考虑混凝土断裂损伤特性基础上对高拱坝在正常和特殊荷载工况下进行开裂稳定性研究,是对高坝安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发展了基于断裂带理论的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和前人的模型试验结果,对高拱坝静、动力开裂安全开展分析研究。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有:(1)基于混凝土软化特性和隐式有限元解法,建立了基于断裂带理论和全量关系描述的二维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及其在增量迭代算法中相应材料刚度矩阵,并对上述模型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 (2)基于隐式解法,将上述二维模型拓展到基于全量关系描述的三维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包括固定裂缝模型和旋转裂缝模型,并将后者发展为旋转裂缝-标量损伤模型,同时推导得其在增量迭代算法中的相应材料刚度矩阵,并基于三维旋转裂缝模型对单拉受载情形可能发生的应力锁现象进行了数值试验。 (3)将混凝土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从隐式解法发展为显式差分解法,实现了结构系统的大变形几何描述,以三维旋转裂缝模型为例对弯梁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隐式解法与显式解法的优缺点。 (4)应用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对奥地利Kolnbrein拱坝实际坝踵断裂事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较好地重现了该拱坝的坝踵首次开裂行为,模拟裂缝区分布与实际开裂现象较为符合。并将上述结果和前人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 (5)应用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完成的二滩拱坝整体试验模型和溪洛渡拱坝分缝试验模型的动力断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原型拱坝的开裂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数值仿真的开裂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 (6)基于简化的混凝土脆性断裂模型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资料提出一种分析高坝坝踵开裂的工程类比法,对设计高坝的坝踵开裂稳定性进行分析。文中以二滩拱坝原型观测资料为依据,应用工程类比法对小湾拱坝坝踵的可能开裂行为及其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工程类比法为评价高拱坝坝踵开裂稳定性提供了一个实用而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由于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以及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已经从
  本文通过对宁波市的化肥、农药、秸秆、农膜和畜禽粪污五大农业面源污染调研,摸清了宁波市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利用污泥堆肥和土壤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污泥堆肥添加比例分别为0%、10%、25%、50%、75%和100%)作为草坪基质进行马尼拉草坪盆栽试验,分析污泥堆肥草坪基质利用对草坪生长及土壤
会议
如今中国的大小江河相继步入了“资源开发的高峰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少流域综合管理,中国的江河流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
  为双金属片形变测试系统提供可靠的测量环境,设计了基于Labview和PLC的恒温试验箱.该试验箱采用分体式结构来减少振动对测试的影响,其控制系统基于模糊PID控温技术、变频
  针对我国印染行业一直以来人工扒幅退捻,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经线偏移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退捻的效率与精度。利用CCD摄像机获取织物的图像,对
随着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现代水利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突飞猛进,高坝大库层出不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效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无
  本文针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能耗较低的簇内协作节点的选择方案。该方案先根据预设的能量阈值确定可选的协同节点集,再采用一种数据量要求小的盲信道估计算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骨骼信息的体感交互方式。首先利用Kinect传感器获取图像景深数据,并通过骨骼追踪技术来捕捉各关节点位置,以匹配人体的各个部分,建立人体各个关节的
  研究带有未知动态参数和有界外扰的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镇定问题。同时考虑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具有运动学约束的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进行建模;利用横截函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