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是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成员之一,在基因组结构和抗原性上与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十分相似,可以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以贫血、持续感染、反复发热为特征,终生持续感染。EIAV是结构最简单的慢病毒,其基因组RNA包括三个结构基因,依次为gag、pol和env,此外还有三个辅助基因tat、rev和S2。Tat和rev基因存在于所有慢病毒,而S2基因目前仅存在于EIAV中。在EIAV感染马体内能够持续检测到S2蛋白抗体的存在,但其作用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对我国多株EIAV强毒株和疫苗株的S2基因核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S2基因是强毒株和疫苗株之间差异最大的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差异率分别是4.1%和10.4%。同时国外已有报道,构建S2失活的致病性感染性分子克隆,其体外复制动力学指标没有受到影响。但该感染性克隆的体内感染实验发现,与亲本病毒相比,缺失S2基因显著降低了病毒的复制水平和致病性。以上结果提示EIAV的S2基因是影响病毒在体内复制和致病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S2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EIAV的致病机理和机体对该病毒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旨在为S2反向遗传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并为S2蛋白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以EIAV感染性分子克隆pLGFD3-8为模板扩增S2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测序证明为EIAV S2基因阳性克隆(pMD-18T-EIAV-S2)。将S2基因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构建出S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IAV-S2)。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约20kDa的融合蛋白,表达形式为包涵体。表达产物经镍离子亲和树脂纯化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带有6×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用所获得的纯化产物经四次肌肉注射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S2多克隆抗体。经对EIAV病毒颗粒的Wester blot检测表明,本研究制备的S2多克隆抗体可以与EIAV的S2蛋白发生良好的特异性结合。该抗体的制备对进一步研究EIAV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S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