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协同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协同技术平台,以群体团队的方式实现用户的协同信息行为越来越表现出社会化的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引起了相关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协同标注行为作为协同信息行为典型的代表,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围绕着协同标注已展开了相关研究,但目前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定义、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最基本的理论,尚且缺乏对协同标注行为的协同性和过程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协同”并未单独进行详细的解读,使得该标注行为中的协同性未能很好的凸显出来。且以往学者对协同标注行为的研究更注重的是在某一时间点上的个体标注行为,而事实上协同标注行为应该是持续时间段上的群体的行为,蕴含过程性,它是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能够代表大众观点的分众分类的涌现才得以结束。由于以往学者忽略了协同标注行为的协同性和过程性,所以将群体智慧的理论引入,试图利用该理论来对协同标注行为的协同性和过程性进行解读,构建有关协同标注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应结论,以期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协同标注系统的开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更好的规范用户的协同标注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协同标注行为的相关理论。除了对标签系统相关理论、协同标注行为的概念、特点等进行详细阐述之外,另将协同标注行为与协同信息检索行为进行对比分析。(2)分析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过程。首先对群体智慧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然后提出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的过程模型,最后分状态、分阶段对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过程进行微观和宏观解析,将协同标注行为当中的协同性和过程性凸显出来。(3)构建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第三章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过程分析,确定构建协同标注行为影响因素的维度,构建基于群体智慧理论的协同标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根据模型再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问卷设计。(4)协同标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效度和信度分析、相关性与回归分析、以及最后实证结果分析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