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土地”与“新生活”之间——路遥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eng1986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年代,也是中国城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探讨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一历史境遇中农村青年的命运,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课题。路遥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围绕农村知识青年进城这一话题展开的。本文以路遥讲述农村青年进城的小说为分析对象,梳理出路遥小说中城市、乡村形象的变迁过程,从“文学中的城市/乡村”这一角度来探讨路遥对城市、乡村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全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人生》中呈现出的乡村形象,对比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乡村形象,揭示乡村形象的变迁与小说主人公“人生”意义的转换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许多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乡村是一个能够找到“人生”意义的空间;而到了《人生》的年代,由于消除城乡差别的努力被放弃,高加林们的“人生”意义不再是在乡村战天斗地,而是过上城市生活。 第二章着重分析《平凡的世界》之前的路遥小说,梳理出路遥小说中城市/乡村形象的变化轨迹。笔者认为,路遥对乡村/“老土地”所负载的情感、价值有着深切的认同,但他同时看到城市/“新生活”正以强大的力量冲击着乡村。面对这样的矛盾,路遥构想了“想像性解决”的方案:我们在走向“新生活”的同时,“老土地”上的情感、价值也应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新生活”当中。但路遥很快明白,这种折中的现代化想像很难实现:“老土地”被抛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命运,纵然“新生活”并没有想像得那样美好。 第三章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进城经历和最后的归宿。路遥已经痛苦地看到“老土地”不可避免的厄运,但他仍然试图通过孙少平来证明“老土地”在“新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既保持质朴的乡村情感又渴望城市的人物孙少平,实际上是路遥按照他折中的现代化想像构想出的人物。但是,路遥在最后还是放逐了孙少平。通过孙少平,路遥已经看到了“老土地”及其负载的情感、价值只能在城市的倾轧之下,一步步退后,退到历史之外。
其他文献
在物质主义泛滥的当代,在众声喧哗的中国文坛,用全部身心来写作并为之呕心沥血的作家莫过于史铁生。 史铁生是由于命运的捉弄而走上写作之路的,这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相关单位:rn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
期刊
曹雪芹崇尚自然的人格理想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对接与融合,是二者完完全全地融为一体而诞生的新的生命形式;其次,人应顺应天性成长,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出一
身材十分苗条的张小姐一直坚信自己与脂肪类的疾病“绝缘”,可最近的体检报告却显示,自己竟然得了脂肪肝!这令她既意想不到又难以接受。  辽宁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林杰在此提示,脂肪肝并非是胖人的“专利”,体态较瘦、长期素食、过度减肥者也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    营养摄入不足成主要原因    一提到脂肪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些体态臃肿、肥胖的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早在几年前,英国的科学家通过一种能
期刊
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其中有一类并发症虽不会威胁生命,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就是糖尿病性眼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性眼病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辽宁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梁丽主任说:“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危害极大,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不仅常见,它也是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很多病人对糖尿病眼部合并症的认识缺乏,看不见了才想就诊,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而失明。”    视网膜病变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   
期刊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农村居民利用自己的双手使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房屋新建成为首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村镇建设以惊人
书法作为生命形象的一种体现,它是摄人心魂的,是充满力量和气势的,是人格魅力和自然气象的双重迸发。梁春先生的行草书,生机郁勃,气象万千,正是力与势高度结合。其深入学习“
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家群中,迟子建卓尔不群。她以东北女作家特有的淳朴、沉静,创作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既有一种田园牧歌情调,又有对于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描述,因
“把”和“将”是两个非常特殊的词,在近代汉语中它们的用法尤其活跃,处于演变的过渡阶段。可以用作动词、名词、助词、副词和介词。其中“把/将”的介词用法(处置式)在近代汉
本文以1979—1986年小说中的“男子汉”形象为研究对象。将分别出现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追忆文学”中的“男子汉”形象分为三个谱系:在社会改革中建功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