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是幼儿教育实践与建构的重要连结,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教育研究中却没有给它相应的地位,身体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对幼儿身体社会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正是以身体社会学为理论,对幼儿在园生活状况的研究填补相关视角的空白。本文基于身体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对幼儿园教育时空中教师对幼儿身体规训进行深入的分析,在阐明教师“对身体做了什么”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幼儿“身体的对应策略是什么”,推动学前教育界对身体社会学理论认识的同时,丰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研究。此外,本研究还关注幼儿在教育时空中的感受性与体验性,使人们重视幼儿身体、理解幼儿身体、反思幼儿身体,真正使幼儿获得自由,促进幼儿在园快乐、健康的成长。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的观察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某幼儿园进行了每周两个半天,持续八个月的现场实地观察,共收集到相关案例347个。同时,选取了小、中、大班12名教师,45名幼儿进行非结构访谈。呈现出如下研究结果:1.在教育时间方面,教师运用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中的权力“高位”,以及无间隙的时间对幼儿进行身体规训。2.在教育空间方面,教师利用封闭的空间单元,即空间区隔和等级化空间,同时。通过控制“前台”和压缩“后台”来达到规训幼儿身体的目的。3.在身体的对应策略方面,幼儿对待教师的身体规训,主要有两大策略:支持型和抗拒型。支持型幼儿的身体服从有两类形式,即主动性迎合和替代性强化,抗拒型幼儿的身体抗拒也有两类形式,即言语和行为上的公然抗拒和“走神”、做“小动作”的迂回抗拒。4.在身体的惩罚性体验方面,幼儿对教师的惩罚主要感受到三大体验:羞耻、无奈和恼怒。在研究中发现,幼儿教师通过教育时空这两个维度对幼儿的身体进行监控与规训,很多情况下并未达到所预想的教育目标,仅仅是为了节省时间,对幼儿采取既简单又粗暴的规训方式。教师不分缘由地对幼儿的身体规训,使幼儿的身体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处于教师的压抑与束缚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快乐发展。为此,提出了反思与建议:教师“高控”权力的让位;采用“弹性”时间,提倡“事件”时间;打破空间区隔,扩大“后台”空间;身体规训走向身体对话,注重幼儿的内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