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道虚拟安全系统初探——框架、数据模型及安全分析模块开发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管道虚拟安全系统是以实现海底管道安全分析和仿真技术为目标的软件应用系统。本文首先介绍海底管道虚拟安全系统的基本构架,从技术组成、数据要求、功能模块、概念模型和开发思路等五个方面全方位阐述目标系统的概念和思想。运用数据标准化建设的方法达到明确描述数据、提高共享能力和互操作性的高标准信息化目的。从系统数据元规划、系统元数据模型框架和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三个方面初步构建目标系统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根据海底管道的数据特点,将海底管道描述信息分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两类,解决关系数据库系统存储空间信息的问题,并通过标识实现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关联。结合GIS与关系数据库技术建立基于PODS的海底管道数据模型,并对其空间拓扑关系规则进行设计。 海底管道稳定性分析和海底管跨振动仿真是目标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针对以上两种功能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海底管道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DNV设计方法修改而成,采用简化和综合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沙土和粘土两种土壤;海底管跨振动仿真模型基于有限元、纯弯梁、高斯消元、Newmark积分等力学和数学方法,假定土壤为线性弹簧,对管跨结构的模态、静力和动力响应进行仿真。为验证有效性,将本文建立的线弹性土壤支撑模型的仿真效果同ANSYS非线性土壤支撑模型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采用超声辅助法用乙醇对阿尔泰藜芦(Veratrum lobelianum Bernh.)根和根茎部浸提;浸提液经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萃取得到相应的萃取物;采用菌丝生长抑制
摘 要:本文先对企业发展中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总结,指出了当前企业发展中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效率,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企业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025-02  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
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尤其是高应力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一直是矿业工程难点问题之一。而目前从理论和实践来讲,软岩巷道的支护大多采用联合支护形式,往往是支护成本极高,或者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重型车辆已成为主要的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但重型车辆在提高了运输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路面和埋地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能力。在分析车辆对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在工业加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特殊材料及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用普通加工方法很难达到精密加工要求,因此,如何实现这些材料和零件
锚杆锚固技术正在世界各地的隧道、采掘、高边坡和深基坑等工程支护中广泛应用,其使用范围由较完整的围岩到破碎、松软岩体中的地下结构,直至煤层、土体中的结构。锚杆锚固质
本文应用先进的数值计算软件对钻孔劈裂法破岩机理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岩石劈裂过程中的岩石破碎机理,并研究劈裂器的机械性能参数和施工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劈裂效果的影响
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是瓦斯防治与管理及通风设计的基础,因此加强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研究,正确预测瓦斯涌出量,对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化工过程本质安全是一种有效的能够应用于化工工艺过程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及管理手段。大量研究证明,从工艺装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考虑,本质安全方法还具有经济性的优势。
软岩巷道的稳定控制,一直是诸多软岩矿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底鼓是软岩巷道的主要破坏形式和显现特征,研究切实可行的控底技术是实现软岩巷道稳定控制的关键。  论文在查阅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