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愿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对文化建设的关注日益增加,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提出要发展生产力,关键要重视文化建设;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步伐有助于社会主义体系进一步完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满足周边居民的精神需求,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中农户参与意愿不强烈,使得我国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短缺,农村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文化活动低俗以及缺乏多样性等问题。社会信任在社会层面上是对公众信任认知层面的一种表达,是对个体信任的拓展,人与人长期交往会形成个体间主观性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水平是影响农户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否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愿?本文试图对此作出分析。本文从社会信任出发,探讨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愿的影响,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农户参与度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基于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对2018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的1354份入户调查数据,在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参与治理理论等多维理论指导下,首先,通过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信任方面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引出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进一步阐明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对样本数据的农户个人特征和村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介绍调研地区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信任现状;最后,在对影响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就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较多样本地区内都拥有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同时还拥有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但农户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意愿还有待提高。(2)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在做决策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对其他人信任程度的影响,农户会不同程度地听取他们的建议或者效仿他们的行为而采取行动,即农户的社会信任程度越高,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越高,其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愿就越强烈。(3)除社会信任特征以外,农户的政治面貌、是否就公共产品供给举行过“一事一议”、财务公开次数、对村主任选举规则了解程度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是否就公共产品供给举行过“一事一议”及对村主任选举规则了解程度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建设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本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面向农户需求开展公共文化建设项目。(2)提升农户的社会信任水平。(3)完善村级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其他文献
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是保护女性癌症患者生育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卵巢组织的冷冻、复苏和移植不仅能够保留年轻女性的生殖潜能,而且可以恢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玻璃化冷冻是一项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本源、历史的使者。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际遇、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上党地区作为中国典型神话文化区,自春秋战国以来就一直流传着许多家喻户晓的远古神话传说,堪称中国神话故事的“摇篮”。如今,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对外文化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出去,神话故事的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翻译实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和伊朗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同为文明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沿线国家、近代以来都遭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在内忧外患背景下,中伊两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进行改革,开启了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全方位的近代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西方近代教育的引入。在伊朗,西式教育的引入,滥觞于十九世纪中叶伊朗恺加王朝时期由王储米尔扎·阿巴斯发起的“Nezam-jadi
由于恐怖、科幻、奇幻作品长期以来在文学中边缘化的地位,虽然H.P.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笔下的克苏鲁神话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小说体系,对现代很多领域的作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人们对于他的重视度明显的不够,缺乏对洛夫克拉夫特的系统性研究。我国因儒家道统及相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志怪、传奇类文本相比较国外而言受到一定程度偏见与漠视,洛夫克拉夫特的名字鲜有人知,因此需要系统全面的进行介绍研究。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经济蓬勃发展,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识教育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大趋势。现阶段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的发展还不充分和均衡,对通识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比较少,通识教育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因此,探索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是推进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策,推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推进和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社会服务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合作社作为有机衔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小农户间联系的组织载体,是现如今我国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服务主体与与中坚力量,在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组织成员是社员,其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最终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社员,合作社的发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知识。随着高中教学中素质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快全国各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建设,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杭州市作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其乡村旅游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在人均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较好,但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背景下,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以杭州城市老年人做为调研对象
最近二十年来,传播媒介形态迅猛发展,新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不断突破传统传播学研究的阈限,彰显出对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渴求;与此同时,作为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
并州,地处北方游牧区与农耕区的过渡地带,形势险要,是防范北方草原民族南犯的重要关口,被誉为“中原北门”。作为大唐的边防重镇,并州不仅是河东道的首府,还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朝廷对其的重视,可以从并州刺史的职责、选任、迁转等方面体现出来。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得并州刺史在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区域秩序、整治军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组织生产、善政恤民、移风易俗等是其最基本的职能。整理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