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原油物理性质及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含油气最丰富的凹陷,但相对于该凹陷的勘探程度来说,对原油性质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流体性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都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开展东营凹陷原油性质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原油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油田开发提供实用参数。在收集、整理大量油气测试、分析化验资料及部分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东营凹陷原油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获得了一下认识:(1)对东营凹陷的原油进行了物性和成因两种分类,从两种分类的平面分布上看,原油类型都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从洼陷中心向凹陷的边缘,原油物性分类依次为轻质油,中质油、重油、超重油;成因分类依次为“沙三型”、“混合型”、“沙四型”。(2)东营凹陷原油相对密度、粘度、含硫量、沥青质+胶质含量、初馏点等参数随油藏埋深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原油的凝固点和含蜡量的变化比较特殊。原油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原油相对密度和粘度呈指数关系,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粘度急剧升高;相对密度与含硫量、沥青质+胶质含量、初馏点呈正相关性,与含蜡量呈负相关性,与凝固点呈“S”型变化趋势。(3)对东营凹陷的原油物性的分布规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归纳了其平面、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平面上,洼陷区原油物性好,向凹陷边缘物性变差,断裂发育带原油物性变化复杂;纵向上,随埋深的增加,原油物性变好,各层系间的物性差异较大,而同一层系中的物性变化范围也不一致。(4)通过原油性质的分析,认为油源差异、沉积环境、次生变化、勘探开采等是导致原油性质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油源差异影响较少,而外部环境导致的原油次生变化是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板材成形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涉及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的复杂大变形过程。为了简化对板材成形问题的研究,研究者通常从线性小变形的问题开始入手,通过构造有限元单元模型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使用矿物燃料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得人们开始开发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其中风能就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风力发电机组特别是齿轮箱传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风电齿轮箱中主要部件——一级行星架和齿轮箱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并按照它们的实际工作环境建立了相应的载荷和约束条件。利用ANSYS软件
在机械加工中,如何实现刀具磨损在线监测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直接导致切削力增大,从而造成工件/刀具系统的振动增大,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对机床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营市大王庄地区地形的总体概况,然后从地层格架模型建立的基本程序、成果和认识以及地层展布建立了底层构架的基本模型,继而研究构造模型和储层模型,最终分析油
早期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依靠设备管理人员的看、昕、闻。这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效率低下。如今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精密化,可靠性和稳定性
研究层位库姆组为一套新近纪弧背前陆盆地沉积的碳酸盐岩沉积,为该区主要勘探目的层,是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含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的碳酸盐岩混积地层。本文在详细观察描述三口井1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演变以及多样化和个性化愈来愈高的客户需求,这无形中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