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含油气最丰富的凹陷,但相对于该凹陷的勘探程度来说,对原油性质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流体性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都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开展东营凹陷原油性质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原油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油田开发提供实用参数。在收集、整理大量油气测试、分析化验资料及部分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东营凹陷原油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获得了一下认识:(1)对东营凹陷的原油进行了物性和成因两种分类,从两种分类的平面分布上看,原油类型都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从洼陷中心向凹陷的边缘,原油物性分类依次为轻质油,中质油、重油、超重油;成因分类依次为“沙三型”、“混合型”、“沙四型”。(2)东营凹陷原油相对密度、粘度、含硫量、沥青质+胶质含量、初馏点等参数随油藏埋深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原油的凝固点和含蜡量的变化比较特殊。原油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原油相对密度和粘度呈指数关系,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粘度急剧升高;相对密度与含硫量、沥青质+胶质含量、初馏点呈正相关性,与含蜡量呈负相关性,与凝固点呈“S”型变化趋势。(3)对东营凹陷的原油物性的分布规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归纳了其平面、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平面上,洼陷区原油物性好,向凹陷边缘物性变差,断裂发育带原油物性变化复杂;纵向上,随埋深的增加,原油物性变好,各层系间的物性差异较大,而同一层系中的物性变化范围也不一致。(4)通过原油性质的分析,认为油源差异、沉积环境、次生变化、勘探开采等是导致原油性质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油源差异影响较少,而外部环境导致的原油次生变化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