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关于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很多,理论模型发展也很快。其中,主要以间隙接受理论为主。但以往大多研究仅限于以公路机动车流为主要对象,而针对我国城市道路特殊的混合交通流特性,开展城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却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是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重要形式,由于缺乏严格的交通信号管理控制方式,随着道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往往成为城市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隘路”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本文主要研究混合交通流影响下的城市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通行能力,以便为现状交叉口改造、规划交叉口管理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提高整个路网通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分析混合交通流特性,本文采用基于视频采集的方法开展大量的实地调查观测。在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城市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的交通流运行特性和行为特征;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回归技术,得到了城市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处不同车型的车辆换算系数,例如摩托车换算系数推荐值为0.60,大型车换算系数推荐值为2.20;再次,对交叉口处主路到达的混合交通流到达时距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主路到达机动车流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行人及非机动车流按“群”统计到达空隙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并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交叉口实地交通流运行特性,对到达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优先等级划分,将主路到达的行人及非机动车流看作独立的优先冲突流,并考虑支路次级交通流穿越各优先冲突流时的不同特性,分行人及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逐一设置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值,运用经典的间隙接受理论模型,建立了混合流运行条件下支路次级交通流的可能及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此外,结合实测数据统计分析,推导了相应的交叉口实用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简单,适用于工程应用。之后,提出以平均延误和主路车辆平均运行速度两个主要指标,对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进行划分;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城市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通行能力进行了仿真,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归纳并分析了研究结果及其具体应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与高速重载铁路相适应的轨道结构,是提速重载道岔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铁路提速道岔大多数使用的是高锰钢整铸辙叉和钢轨拼装式组合辙叉。高锰钢整
管道运输是石油运输的重要方式,其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石化行业的关注和重视。埋地管道长期埋置地下,会受到内在和外来诸多因素的破环,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管道必然会被腐蚀,当腐
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车牌识别系统(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简称LPR)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
近年来,作为量子信息过程和量子工程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光与原子系综的相互作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对该领域的研究是基于自由空间中光学稠密的原子系综与量子化的光场之间
中晚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我院在1992年4月到1997年10月,对3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病人采用捷径手术、区域性动脉化疗及体外放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
大口径光学材料的双折射检测在高功率激光材料生长和加工中具有重要应用,其加工和制造过程中更是难以避免应力的影响,例如大口径的钕玻璃应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会产生调制光束从而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 AIS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海图技术,完成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C/S模式的AIS综合应用平台,完成AIS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及显示等功能。  AIS在船舶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电信网络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持续扩大趋势,从而增加了有线和无线接入网络中带宽分配的需求。这种对带宽的迫切需求正考验着传统的系统接入容量和覆盖范围。因此
中央储备粮供应链是我国粮食安全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