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省市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异,致使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象愈加频繁,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愈发凸显,脆弱程度愈发严重;如何实现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整体协调并进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空间格局优化的关键。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2017年共15年数据,从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三个系统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空间错位及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空间错位理论,以空间错位指数模型、贡献度模型探索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和整体的空间演化格局及各省市对空间错位的贡献度。其次以脆弱性理论为支撑,采用了脆弱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和整体的脆弱性指数及影响脆弱性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在空间错位指数方面,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这2省1市呈现显著的负向错位,其余省市均呈正向错位,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整体错位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绝对数值仍然较大,各地区对整体空间错位指数的贡献度数值主要集中于个别省市,说明影响目前长江经济带三系统空间错位的原因集中在少数地区;在脆弱性指数方面,除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余省市脆弱性指数都较低,而整体上看,区域三系统总体的脆弱性在持续攀升,同样也说明影响目前长江经济带总体脆弱性也集中于少数地区;通过分析引起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各省市及区域总体的障碍因子都主要来源于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可以得知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对整体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力更大,只有保持好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才能降低三系统之间的脆弱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优化空间错位布局,共同带动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最后依据计算得出的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空间错位等级与脆弱性程度,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四类地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