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测评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敏感度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包括以下因素:自尊,自控,开明,移情,互动参与和理性判断(Chen & Starosta,2000).为便于准确地对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测评,Chen & Starosta设计了“跨文化敏感度量表”。该量表反映了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差异认同感、交际参与度、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周杏英,2007:64)。在此之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使用该量表对不同人群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进行了测评。这些人群包括英语专业本科生,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老师,外贸工作人员等,因此本研究拟对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进行测评,并考察哪些个人因素,如工作经历等,对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有影响。本研究使用Chen和Starosta所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102名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测评和分析,以期解决两个问题:即:1)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怎样?2)受试者的哪些个人因素对跨文化敏感度有影响?通过对10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受试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总平均分是88.63分,介于80至100之间,根据周杏英(2007)的敏感度水平的划分法,受试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应属于中等;2)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因子中,受试者的差异认同感的得分最高,而交际信心的分数最低。这说明受试者完全能够意识并接受文化的差异,但有半数以上的受试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足够的信心;3)受试者的个人因素,如工作经历,是否有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是否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对他们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有显著性影响;而工作类型,工作长度,在大学阶段是否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等因素,则与跨文化敏感度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关系。但是,没有显著性关系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关系。结果表明:有过工作经历的、工作时间越长的、选修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和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受试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要高于那些没有类似经历的受试者。通过以上发现,本文成功地回答了所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并根据广西师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的深层原因。包括:1)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2)受试人群的跨文化实践的机会较少。根据研究结果及所做的分析讨论,本文提出了四点提高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建议:1)英语专业研究生应开设更为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2)教学的形式应该进行改革;3)应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4)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的机会。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运用语言文化进行双向比照的对比教学是外语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方面的主要不同,就两种语言差别较大的方面进行了对比总结,并提出了教学中可行
针对大功率半砖模块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发展趋势,对半砖模块电源的散热进行探讨。文中分析了半砖模块电源的发热器件的特性,给出了三种散热设计方案,并对三种方案的工艺、成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性冷脓肿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7~2013.7经病理确诊143例结核性冷脓肿患者,分析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治疗。结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互联网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短,更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影响范围。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范围广,而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这类熟语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汉语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成语(готовоевыражение),歇后语(недоговорки-иносказания),谚语(пословицы),俗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中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遍。出于对外宣传的需要,中国许多高校制作了相应的英文网页。其主要的阅读群
基于中间骨架部分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周边包覆层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材质的手机背夹电池内盖的双料塑件,详细地分析了产品的结构,设计出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