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疗愈 ——情绪能量的转换及再创造研究

来源 :鲁迅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4567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艺术创作中的疗愈为研究视角,展开了以情绪能量转化再创造为主的研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快速更迭,高强度的社会压力如一双无形的大手无时无刻在背后肆意“操纵”着我们,对我们的身心产生着各种影响。近阶段国内有关于艺术疗愈的多方向开发也越来越备受社会关注,当前多所高校也将“艺术疗愈”纳入了专业学科范围,使其成为了一门新兴学科。本人认为艺术中的疗愈是与人类生存环境及文化紧密相连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艺术疗愈的历史甚至贯穿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史。艺术创作中的疗愈研究自始至终都是人类探知的不朽课题,它与人类的生存境况、文化环境紧密相连。它是人类内心深处情不自禁发出的呐喊,是人性的展现、是与生俱来的才能,且拥有着胜于一切的力量。而艺术创作正是心理层面某种程度上的艺术治疗方法,让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完成情绪能量的转换及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往往会将潜意识中压抑的感情与内心层面的冲突用各种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进而完成多层次的疗愈——将消极悲观的情绪转换为积极乐观的态度,而同时这两种情绪的交织与碰撞也完成了精神层面、心理层面与创作层面的多方位“新创造”。艺术创作的过程正是在当代社会对于认知与行动层面的探索与实践,从而使这些心理冲突与问题从认知中脱离出来,使其成为被重新看待、理解的对象。艺术创作归属于非言语性的认知范畴,而艺术创作呈现的方式在多重认知中更新了潜意识下的“自性”。艺术创作在艺术疗愈中的角色是桥梁,更是与自我情绪沟通的传输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疗愈是将潜意识及心理意象转换为图像、表现形式及创作方法的形态转换。艺术不仅可以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也同时作用于艺术家本身。总而言之,艺术创作中的疗愈研究是为全人类所造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总是将人性与艺术联系在一起,因为两者有着相近的基础和品质。而艺术家则是通过艺术创作,表现内心深层的情感体验及日常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在创作过程中进行情绪能量的转化及再创造与宣泄情感,从而完成艺术形式的转换表达、直面自我及修复自我的内心创伤。排解与转换这种情绪能量由负到正,恰恰也正是当今社会中,众人所共同需要去解决的心理问题。而对话自我则是创作过程中消解“敌人”的最好方式,艺术创作中疗愈的过程也正是如此。当下现实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天灾人祸,正直疫情肆虐且距离终止遥遥无期。大众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被重视,当前现实生活中艺术创作具有的疗愈性更应该在当代社会文化及语境下得到重视与研究。我们应当思考现实生活下的人类社会关系与艺术创作中疗愈的关系,探索如何将艺术与艺术创作中的疗愈如何应用到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它的最终价值。艺术创作中的疗愈也是融合艺术和心理学的学科,更是一种表达性的疗愈方式。艺术创作中的疗愈,在于艺术与心理的结合、情绪能量的转换、融合及再次创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艺术疗愈融合了艺术学、心理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创造力研究和康复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与行动策略,兼具学术性与应用性。
其他文献
网络空间给人类社会信息传播带来巨大变革,突破了无媒体时代人际传播模式和传统媒体时代“自上至下”大众传播模式,开启了“多对多”网状传播模式新的时代。网络空间的出现,密切了全球交往,也给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斗争提供了新的场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包含话语表达、话语认知、话语认同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始终贯穿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把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
科学把握数字经济与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关系,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3—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本区域的数字经济不但能提升本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而且本区域数字经济对周边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由基础学习迈向深层次学习领域的初级阶段,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确保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量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压力、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不断实践并肯定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本文阐述并总结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其效果。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是一种不依赖钠离子的氨基酸转运蛋白,由轻链亚基xCT和重链亚基4F2hc (CD98)通过二硫键组成的异二聚体。System Xc(-)主要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与谷氨酸的输出,维持细胞内外谷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平衡,调控膜内外谷氨酸的水平及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氧化应激和谷氨酸神经毒性产生影响。本文对system Xc(-)的结构、功能进行
在精饲料相同的条件下选择5种饲草,通过不同的配比确定为4个粗饲料类型。通过饲喂科尔沁肉牛育成至初产期母牛,研究不同的粗饲料类型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Ⅳ组繁殖成活率达到96.67%,分别高于试验Ⅲ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6.67、 10和20.01个百分点;初配日龄试验Ⅳ组和试验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Ⅳ组初配日龄为475日龄,比试验Ⅰ组初配时间提前69d;犊牛初生重试验Ⅳ组和
面对传统幼儿园游戏指导课程存在的理论知识庞杂、实践资源匮乏、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深入分析课程改革的痛点,构建了U—K—C协同的项目式混合教学创新模式。具体如下:确立“四强好幼儿教师”的课程目标、“理论+实践”融合课程内容体系、“混合式+U—K—C”项目式实施方式、多元多主体全过程评价体系、系统全面的课程思政渗透。协同项目式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不仅使课程教学结构化、成熟化、丰富化,而且有益于幼儿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三百零五篇,一般称“诗三百”。诗篇的形成可追溯至西周开国前后,它所歌咏的内容上及商汤开国,周朝诞生,下至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现象,反映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精神风貌。《诗经》中有不少诗篇乃乐官持木铎行于道路“采风”所得,足以观风俗之善恶,政教之盛衰。从文字中还可以了解当时丰富的社会礼俗、宗周雅乐、民俗音乐和诗乐盛况。诗篇以音乐配合,风、雅、颂也是依情调与用乐的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其中首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贯通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和理解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新方法,注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通过语文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推进我国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持续创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社会建设、怎么推进社会建设等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