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Ma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有关Hp与消化性疾病的关系愈来愈受到关注。近二十余年的研究已经明确Hp与胃癌的关系,且在1994年将Hp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河南省林州市及其毗邻的辉县、安阳、磁县等地是世界上食管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和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 GCA)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局部地区责门癌发病率可高达190/10万,并且预后极差,目前仍然是该地区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河南贲门癌高发区的贲门癌95%以上主要发生在解剖学贲门部位。而欧美国家真正的贲门癌仅25%左右,大部分为食管下段腺癌。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可能是贲门癌前病变的重要表现形式。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发现GCA癌旁IM的检出率远高于无症状人群,而且随着病变由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到不典型增生的逐渐加重,所伴随IM的比例明显升高。但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贲门部的IM不具有癌变风险。这些研究提示河南GCA高发区IM及GCA可能具有独特的发生机制和分子变化特点。贲门与胃窦部的组织学特点非常相似,Hp与胃癌等疾病的关系比较明确,但与GCA的关系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西方国家GCA的发生与Hp没有显著的关系,有报道Hp能降低GCA发生的风险。而在亚洲人群里,Hp对GCA的发生是一种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和组织学两种方法研究河南GCA高发区患者血清、GCA组织及癌旁肠化组织Hp的感染情况,探讨Hp与GCA以及GCA癌旁肠化之间的关系,以及Hp血清学筛查能否用于GCA的筛查。2.1研究对象109例GCA组织来自河南林州肿瘤医院、林州中心医院和安阳肿瘤医院2006-2009年间收治的GCA手术患者,每一癌组织有配对的血清,术前均未进行放疗和(或)化疗。105例贲门活检组织来自贲门癌高发区河南无症状居民接受纤维内镜普查活检所得,未服用任何药物。2.2方法所有组织均经85%酒精固定、常规脱水后石蜡包埋、连续5um切片,行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HE法探讨GCA癌旁组织中IM的检出率。采用改良吉姆萨(Giemsa)法进行幽门螺杆菌观察。血清利用胃Hp检测试条检测Hp感染情况。2.3统计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显著性水准取a=0.05。3.1同一个体血清、贲门癌、癌旁组织Hp感染率109例GCA中,血清、贲门癌、癌旁组织Hp感染率分别为48%、9%、44%,感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4.166,P<0.05)。血清与癌旁组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6,P>0.05)。血清与癌组织、癌与癌旁组织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9,P<0.05,χ2=33.922,P<0.05)。3.2病例组和对照组贲门粘膜Hp感染率对比分析对照组贲门粘膜Hp感染率(10%)明显低于贲门癌旁组织Hp感染率(44%),对照组与不同贲门粘膜病变组感染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975,P<0.05)。3.3 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癌旁IM检出率109例GCA中共检出癌旁IM 28例(26%),Hp感染阳性组癌旁IM检出率为38%,Hp感染阴性组为16%,IM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269,P<0.05)。3.4血清和组织检测Hp感染率的一致性血清学与Giemsa法Hp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存在正向一致性(P=0.000),一致性程度不理想(Kappa=0.123,Kappa<0.4)。4.1河南省GCA高发区癌与癌旁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无症状人群活检组织,提示Hp可能与GCA的发生有一定关系。4.2河南省GCA高发区GCA癌旁IM较常见,且Hp感染阳性组IM检出率高于阴性组,提示Hp可能与GCA癌旁IM的发生有关。4.3同一个体采用血清学和Giemsa法检测Hp阳性率不同,一致性程度不理想,提示血清学暂不能取代组织学染色检测Hp。Hp血清学检查不能用于GCA高危人群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