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鞘直径与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类少见的卒中亚型,部分患者会存在持续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尽早预测或识别严重的CVT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颅内压有关,并且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中,ONSD已被证明可以用来识别严重以及预后不良的患者。但目前无相关研究对CVT患者的ONSD进行评估。本研究将对CVT患者的ONSD以及眼球横径(ETD)进行测量,并探究ONSD以及ONSD/ETD与颅内压,严重程度以及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脑静脉血栓形成队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CVT患者,并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对纳入的CVT患者收集临床资料: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资料、基线期颅内压(ICP)值等。基线期ICP值为入院后、接受治疗前经腰穿所测得,颅高压定义为ICP≥200mmH2O。所有纳入患者在入院后72h内、接受治疗前完成3-Tesla头部核磁检查,在T2序列上分别对眼球后3mm处的ONSD(ONSD-3mm)、5mm处ONSD(ONSD-5mm)以及ETD进行测量,并计算ONSD-3mm/ETD以及ONSD-5mm/ETD。使用入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作为严重程度评分,mRS<2为状态良好,mRS≥2为状态不良。并通过入院时CVT相关并发症:脑出血、意识障碍以及痫性发作对CVT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使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门诊随访的mRS评分作为预后评估。mRS<2为预后良好,mRS≥2为预后不良。对比CVT组与健康对照组、颅高压组及正常颅压组、不同严重程度组(包括状态良好及状态不良亚组,伴或不伴脑出血亚组,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亚组以及伴或不伴痫性发作亚组),以及不同结局组之间的ONSD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ONSD与ICP的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ONSD预测CVT结局的模型。研究结果:本研究对CVT队列中2012-2020年间的CVT患者(共171例)进行筛选,最终共纳入62名CVT患者,其中女性38人,男性24人,平均年龄为36.42±15.32岁。健康对照组共纳入3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为38.40±8.36。对比CVT组与健康对照组的ONSD指标,发现CVT患者组ONSD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VT组患者中共有43名患者完成基线期腰穿,其中27名(62.8%)患者合并颅内压增高。合并颅高压的CVT患者的ONSD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ONSD指标在ICP正常的CVT患者中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ONSD与ICP之间的相关性,发现 ONSD-3mm(r=0.408,P=0.007)、ONSD-3mm/ETD(r=0.476,P=0.001)以及ONSD-5mm/ETD(r=0.322,P=0.035)与ICP之间显著正相关。通过ONSD-3mm/ETD以及ONSD-3mm对高颅压进行预测时,诊断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3(95%CI:0.630-0.916;P=0.003)以及0.749(95%CI:0.602-0.896;P=0.00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579以及5.720。通过分析ONSD相关指标与CVT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发现:状态不良亚组、伴意识障碍亚组、伴脑出血亚组的ONSD-3mm及ONSD-3mm/ET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伴痫性发作亚组中的ONSD-3mm及ONSD-3mm/ETD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ONSD-3mm/ETD以及ONSD-3mm可以识别CVT患者入院时的状态不良,AUC分别为0.722(95%CI:0.594-0.849;P=0.007)以及0.691(95%CI:0.540-0.842;P=0.02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650以及5.835。本研究中共19名患者出院时预后不良,但ONSD-3mm、ONSD-3mm/ETD与患者短期预后无显著相关性,并非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也与长期预后无明显关联。结论:本研究发现CVT患者中ONSD以及ONSD/ETD与颅内压显著相关,可以作为CVT患者颅内压升高的参考指标,为CVT患者颅内压评估提供了新的无创检测方法。并且ONSD-3mm及ONSD-3mm/ETD值与CVT患者入院时的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识别严重的CVT患者。但本研究并未发现ONSD相关指标与CVT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不同地区阴道念珠菌病临床分离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讨论我国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情况。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25株阴道念珠菌(白念珠菌503株,光滑念珠菌14株,热带念珠菌5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525株阴道念珠菌中仅1株白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枸杞红瘿蚊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Kolesik是宁夏枸杞的主要成灾害虫,以幼虫为害枸杞花蕾,致使花蕾畸形膨大,形成灯笼状虫瘿,造成枸杞减产。枸杞红瘿蚊拟长尾小蜂Pseudoteorymus jaapiellae Yanget Chen为枸杞红瘿蚊幼虫的主要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低于20%。ESCC的发生发展与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和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摄入等因素有关。测序结果显示ESCC基因背景复杂,存在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氧化应激、表观遗传等多个信号的异常,导致其目前尚无明确的精准治疗手段。氧化应激是癌变过程中的重要
研究背景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具有致畸残性,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征性的侵及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组织。近年来,全球每年新发现麻风病例约200,000例,提示麻风分枝杆菌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在流行区域内,≤5%暴露于麻风分枝杆菌环境中的人群最终发展成为临床患者。这说明,感染并最终发展成为有临床表现的麻风病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患者的类型、细菌密度指数等决定其传播麻风分枝杆菌的可能
长期航天飞行中,航天失重、节律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影响航天员作业能力和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成。开展该条件下的认知损伤机制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国际航天医学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航天特因环境应激所诱导的认知功能损伤,是正常健康人群在特因环境下,面临远超本底作业强度的任务时,诱发的认知功能减退。功能性损伤没有明确的病变部位,靶点不明确,现代医学难以发挥作用。中医药强调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
研究背景及意义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极为有限,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软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组织工程技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有望为受损软骨组织的再生提供先进的治疗策略,但目前该项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的临床转化应用,主要瓶颈之一在于种子细胞来源问题。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的成体干细胞,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不涉及伦理问题而备受研究者青睐。其中,脂肪来源干细胞(adi
研究背景:护理照护力量在预防深静脉血栓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已得到肯定。2018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同意开展加强肺栓塞和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对进一步做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领域,指导护理实践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层出不穷,循证资源丰富。然而目前尚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护理实践方案。因此,亟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其中,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的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获批改
研究背景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以耳廓形态异常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从部分结构缺失到整个外耳轮廓的缺如,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我国小耳畸形发病率约为3.06/10000,每年有大量的小耳畸形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耳廓重建是最复杂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通常需要经过2-3次手术。目前,耳廓再造过程中最常用的支架材料是自体肋软骨,术中从单侧胸壁采取肋软骨,通过拼接设计为耳廓形态的软骨支架,移植到耳后乳突区
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探讨血清解偶联蛋白2(UCP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基础部分:在脓毒症心肌细胞中探索UCP2调控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焦亡经典通路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UCP2-入组患者分为三组:ICU对照组:n=15;脓毒症非休克组:n=20;感染性休克组:n=53。收集入组患者入ICU24h内的外周血,对于s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