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贵州是个贫困省,改水起步晚,投入少,不少改水工程质量较低,目前农村能吃上简易自来水的人口只占农村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农村改水进度距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借助世界银行贷款改水,是解决贵州省农村改水设施不足,手段落后,资金短缺,自来水覆盖率低、加快改水进度的一个有效办法。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第四期贵州农村供水工程以乡镇为中心的、连片的、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为主,本论文选取了5个项目县中已建的12座农村水厂为调研对象,收集并认真分析了12座水厂的设计资料,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开展贵州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研究,总结贵州农村供水工程的技术特点,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优化取水、输水、净水、配水工程各设计环节的技术方案,为贵州农村改水“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供一些可行的技术经验和设计思路,推动贵州农村改水工作的发展。
本论文总结了贵州农村供水工程常见的供水水源及其特点;对12座已建水厂的净水工艺和水处理设施进行分析,总结适合贵州水源水质特点的净水工艺及水处理设施类型的选用情况。一体化净水器以其占地少,在提高饮用水水质的同时还能降低给水厂的基建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在贵州农村水厂中得以广泛使用。
综合考虑贵州农村的气候条件,给水设备类型、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推荐适合本省农村特点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其他用水量的计算标准,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贵州山区农村地形高差较大,通常优先采用重力自流的输配水方案。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供水点分散等特点,配水管网均采用树枝网布置方式。针对贵州农村供水分散、管线较长的特点,进行配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时,采用“单位管长比流量”或“单位面积比流量”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均有出入,为此提出了“人均综合用水当量法”进行配水管网水力计算的应用;
分析比较了目前农村常见的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总结了12座水厂的消毒方法,指出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毒剂,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原料易购易存、运行安全,而且成本适中、消毒效果好等特点,在贵州农村水厂中有一定的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