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出强化“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热轧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先进高强钢,双相钢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铁素体和马氏体间较大的强度差异,导致双相钢在弯曲和拉伸凸缘等成形过程中易于开裂,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双相钢的应用范围。本文设计以微合金碳氮化物析出强化铁素体基体,增加铁素体和马氏体在成形过程中变形的协调性,最终实现“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强度的提升与成形性能的改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针对Fe-0.1C-0.45V,开展了静态等温相变实验,测定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相变动力学曲线;基于扩散相变理论,建立准平衡(PE)和局部平衡(NPLE)模式下的相变动力学模型;对铁素体中的析出形貌进行了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相间析出行为是相变与析出动力学的耦合作用结果。(2)建立了脱碳实验装置,采用脱碳实验研究了相间析出动力学;通过对Fe-0.5C-0.035Nb和Fe-0.1C-0.45V的脱碳实验,探索了采用脱碳实验研究Fe-C-X合金系中相间析出行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Fe-0.1C-0.45V的研究中,在铁素体中观察到呈链状排列的析出物,由于长时间的脱碳等温发生部分粗化、部分溶解,需要对铁素体/奥氏体界面作进一步TEM观察。(3)针对低碳、钒钛微合金钢开展了静/动态等温相变实验;在未变形条件下,仅在630℃和650℃观察到大量铁素体,而变形促进铁素体相变,在630~710℃范围内均有显著的铁素体相变发生;在所有等温相变产生的铁素体中,均观察到了相间析出产物,630-650℃为相间析出最佳温度区间。(4)开展了低碳、钒钛微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实验,建立了动静态连续冷却转变图;采用“UFC+缓冷”的冷却方式,获得了“析出强化的铁素体”组织,均匀的单相组织具有极佳的成形性能,扩孔率最高达200%;在“UFC+空冷+淬火”冷却方式下,获得了析出强化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析出强化的铁素体降低了与马氏体的强度差异,平均扩孔率可达120%。
其他文献
以山西省某三甲医院161例帕金森患者为例,通过研究调查某三甲医院帕金森门诊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探究阻碍帕金森患者生命质量的各方面因素,为提高帕金森患者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不仅仅是质量之间的竞争更是成本之间的较量。而决定质量与成本的关键就是工艺优化。本文分析了WL公司
卫星电源系统承担着对整个卫星负载供电的作用,卫星电源系统故障的发生轻则会降低卫星的使用寿命,重则使整个卫星成为太空垃圾。所以,对该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具有重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科学课程观评课范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新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新型观评课范式已成为当务之
摘要:316L不锈钢纤维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优异的导电性、抗腐蚀和耐磨损等特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集束拉拔法是316L不锈钢纤维的常用制备
中锰超高强度钢是第三代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具有高强塑积(30-40GPa%)和低成本的优势,是目前世界上研发的热点钢种。本文以中锰合金为基础成分的第三代汽车钢为研究对象,对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6)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IL-26及其受体IL-20R1的表达。采用
金属堆焊耐磨零部件的制造和使用,或失效金属磨损件堆焊修复再制造和修复后的再使用,均与堆焊合金耐磨性密切相关,而堆焊合金耐磨性取决于堆焊合金组织。本文通过明弧堆焊技
钛合金Ti-6Al-4V是一种优越的工程材料,应用前景广泛。但是同时钛合金又是一种特别难加工的材料,因此对钛合金的切削性能的研究和优化加工参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钛合金Ti
随着拥有DCT的换挡机构日益流行,实现DCT液压控制模块功能的电磁阀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由于此类电磁阀装配困难,目前国内主要依靠进口。自主设计出能装配此种新型电磁阀的装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