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能源资源的日趋枯竭,科学技术的革新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促使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攫取进行再思考。在世界各国倡导低碳发展的潮流引导下,国家和区域之间竞争不再是以传统生产劳动力为基础,而是以低碳生产、低碳技术、低碳革新为代表的低碳生产力的竞争,区域低碳竞争力将从低碳经济发展效益层面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低碳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客观、科学、合理的区域低碳竞争力集成模型是对区域低碳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亦是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基于区域中观维度和管理评价研究视角,系统探索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提升机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区域低碳竞争力内涵为理论出发点,基于对区域低碳竞争力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通过主客观组合评价研究的思路,利用组合评价研究方法,建立系统、集成、科学的评价研究模型;从区域中观层面,以重庆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研究;通过对模拟仿真结果的分析研究,设计出符合地域实际的区域低碳竞争力发展机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通过对数据库文献检索、指标频度统计、专家学者调研,在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下,建立区域低碳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总体目标层上以区域低碳竞争力为唯一指标,其系统准则层横跨了能源使用、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和环境状况五个维度,并且在具体指标层上构建包含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速度、地区产业布局、公共交通使用以及绿化面积等2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保证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系统性、动态性。 ②在建立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基础上,基于主客观综合研究的思维,组合运用主观权重赋值和客观权值计算的研究方法,提出AHP-EM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以AHP-EM组合赋权的评价体系为框架,进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D),构建区域低碳竞争力AHP-EM-SD集成模型。 ③为了进一步评价和模拟重庆市低碳竞争力发展状况和趋势,本文以重庆市2001-2014年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将重庆市低碳竞争力发展实际情况作为原始方案,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重庆市2001-2014年区域低碳竞争力指数(RLCCI)。以能源、经济、产业、社会、环境五维体系为仿真出发点,以具体指标层上20个具体评价指标作为仿真切入点,通过改变各指标参数,模拟出当相应指标参数发生改变时,不同方案的实施对区域低碳竞争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性对比分析和效果研究。 ④综合重庆市实证数据和对比分析结果,从中观层面揭示重庆市区域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并以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为理论出发点,通过数据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从能源节约、经济转型、产业优化、社会提升和环境保护五个角度出发,构建能源、经济、产业、社会、环境五维一体的区域低碳竞争力提升机制。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区域低碳竞争力AHP-EM-SD集成模型,通过对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集成模型构建、仿真实证研究及区域低碳竞争力的提升机制研究,以期为集成模型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管理机制设计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