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Ce在钢中的赋存状态及对钢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下游制造业对钢品质要求越发严苛,研发高强韧性、高耐腐蚀性钢种将是未来钢铁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微量稀土的添加便可大幅度提升钢材的综合性能,当前的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微观尺度上的认识,致使稀土的作用本质及内在机理不明确,缺少理论指导是发展稀土在钢中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本文采用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探索稀土Ce在钢中作用的微观机理,以Ce在钢中的不同赋存状态,固溶Ce及Ce夹杂物两个维度对钢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以能量为视角研究了Ce原子在α-Fe中的占位以及钢中常见元素对Ce固溶的影响,计算并分析其力学性能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e能够取代Fe原子占位于α-Fe超晶胞中,不能够以间隙固溶的形式存在于基体中。体系中Ce原子失去电子,致使Ce原子半径减小,产生极化效应,这有利于Ce在Fe中的固溶。Cu、Mg、C的掺杂不利于Ce在Fe中的固溶,Cr、Mn、Ni对Ce的固溶影响较小,Si、Al、Ti、V、Co、W、Mo、Nb对Ce的固溶起到促进作用,且Si最强Nb最弱。O、S、N与Ce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强,而Mg、C与Ce则表现为相互排斥。Ce的掺杂降低了Fe-Ce掺杂体系的不可压缩性、抗剪切应变的能力、刚度以及维氏硬度,但提高了体系的韧性以及可加工性。Ce掺杂导致体系金属键强度降低,这是体系不可压缩性、刚性和硬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Ce增加了体系中电子云的密度,这有利于掺杂体系韧性的提高。以Ce处理后的洁净钢(IF钢)为研究对象,计算Ce夹杂物的晶格参数、弹性常数、力学性质以及热膨胀系数等基本物理参数,定量分析夹杂物的物理性质对钢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形成焓计算结果表明,钢中优先并稳定存在的夹杂物为Ce2O3、Ce2O2S、CeAlO3,这与热力学分析结果相一致。经能谱分析及形成焓计算证实,Ce能够固溶于Ti N夹杂物中,固溶Ce并未改变原Ti N夹杂物的形貌及尺寸,但降低了Ti N夹杂物的刚性、不可压缩性以及硬度,同时改善了韧性、增大了热膨胀系数。Ti N、Al2O3和CeAlO3夹杂物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以及维氏硬度较大,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和硬度,表现为脆性特征,而Ce2O3和Ce2O2S夹杂物表现为韧性特征。与Al2O3和Ti N相比,Ce2O3、CeAlO3夹杂的热膨胀系数与铁基体接近,而Ce2O2S夹杂物的热膨胀系数比铁基体稍大。Ce夹杂物与基体在不可压缩性、刚性、硬度、韧脆性及热膨胀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小,钢基体塑性变形的一致性得到提升,有利于延缓微孔洞微裂纹的萌生,有助于钢材力学性能的提高。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框架构建Fe-Ce掺杂体系表面模型、阳极溶解和阴极吸氧反应等相关电化学腐蚀模型,探究Ce在腐蚀介质环境下对钢耐蚀性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次表层Ce提高了Fe(100)1的功函数、降低了Fe(100)1的表面能量密度,使得基体平衡绝对电位升高,增强Fe(100)1电化学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Fe基体的阳极溶解速率,进而提高了Fe基体的耐蚀性。当Cl覆盖度从1/3 ML逐渐增大至1 ML时,Fe(100)-Cesurf体系第一层与内层Fe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力逐渐增强,固溶在第一表层的Ce原子有效阻碍了表面Fe原子远离Fe基体,增大腐蚀阻力,延缓腐蚀的发生;当表面吸附1 ML的Cl时,Fe(100)-Cesub体系结合能力较强,说明在高浓度Cl环境下,次表层的Ce原子有效的增大了Fe原子脱离基体的难度。利用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导电性原子力显微镜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夹杂物的表面电势、电流分布等微区电化学信息及功函数等进行监测与分析,探讨Ce夹杂物在海洋环境下诱发点蚀的内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Ce2O3夹杂物的表面电势较Fe基体高,Ce2O2S、CeAlO3夹杂物的表面电势较Fe基体低,但Ce2O3、Ce2O2S、CeAlO3均为绝缘体,且Ce2O3、Ce2O2S、CeAlO3夹杂物周围附近Fe基体并未形成明显的晶格畸变区,因此,Ce夹杂物与Fe基体之间不构成电偶腐蚀。夹杂物与Fe基体功函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e2O2S<Ce2O3<CeAlO3<Fe基体<Al2O3,该顺序与浸泡实验中夹杂物和Fe基体的溶解顺序相吻合。Ce2O3、Ce2O2S、CeAlO3夹杂物自身溶解且优先于Fe基体溶解,这是诱发腐蚀萌生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以自发对称性破缺为特征的铁性材料,具有能量和结构上的多重简并态,并易为共轭外场所调控,奠定了当今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自朗道学派提出著名的磁电耦合自由能项~(?)2-(?)2以来,铁性序参量的共存和交叉耦合,即多铁性,广受关注。这些非共轭物理量间的调控,极大地扩充了原本单一的功能性,尤其是磁电耦合的概念,促成了对固体中电磁现象统一性的理解。事实上,实现磁电耦合并非易事。一方面,铁电和磁性的序参量遵循
氧化还原稳态,是指细胞内氧化物种和还原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氧化还原稳态作为细胞的一种先天防御机制,严重制约了活性氧(ROS)或活性氮(RNS)等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尤其是乏氧肿瘤,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激活增强了自身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导致其对各种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均不敏感。由此可知,氧化还原稳态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值得一
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是指三维中至少一维处于100 nm以下的颗粒物,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由于其较小的粒径,NPs表现出独特的理化性质。目前,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工合成的NPs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消费品中。由于NPs的大量使用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次生纳米颗粒物不断向环境中排放,NPs在环境中的行为及给环境带来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NPs进入环境后将发生一系列
电介质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使用寿命长及工作稳定性好等优势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脉冲激光等电子系统和脉冲功率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相比,低的储能密度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进程。加之,随着电子器件不断向微型化、集成化、轻量化及柔性化发展,这就对电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柔韧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主要由电介质材料决定,薄膜电介质材料因击穿场强高且可实
基因复制可为物种的演化提供遗传基础。复制事件的产生主要有三种类型:染色体非对等交换、转座复制以及全基因组复制。复制基因有三类演化结果,即新功能化、亚功能化和丢失。通常全基因组复制产生的复制基因经新功能化或亚功能化进化出不同的功能,为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以及生物、非生物胁迫抗性等提供新的适应性,对物种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玉米基因组较庞大,且复制基因多,现有研究推测玉米经历了至少三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熔盐电解精炼法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之一。研究锕系和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电沉积机制,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为熔盐电解分离提取锕系和镧系元素提供基础数据是非常必要的。本工作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以固态金属(W、Mg和Cu)和液态金属(Zn和Bi)为工作电极,在723-923 K温度范围内,探讨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并从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比较不同电
在世界范围的能源转型阶段,我国提出了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北方地区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且热电联产机组在火电中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在供暖期,热电联产机组采用“以热定电”运行方式优先满足供热,占用了大部分发电空间,剩余发电空间难以满足新能源电力的消纳需求,从而导致大量的弃风、弃光。为缓解新能源上网与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之间的冲突,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热电企业进行运行灵
稀土掺杂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逆荧光调控特性,在荧光开光、光存储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所研究的具有荧光调控行为的光致变色材料在光信息存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可见光不敏感、荧光调控率低以及单一波段的荧光读出等。为此,本文将具有特征红色发光的Eu3+和特征绿色发光的Tb3+作为激活剂,分别引入铌酸钾钠(KNN)光致变色基体中,实现了荧光调控比率的显著提高;同时,利用Eu3+和T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道盲均衡和信号识别是无线电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无线电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无线通信设备和通信数据量爆炸式增长,进而导致电磁频谱资源愈发匮乏,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此外,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同样也使得非法干扰源的设计与实现更加容易。私设电台、“黑广播”、“伪基站”等非授权广播电台屡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稳定性好等优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涵盖了从民用到军用的各个领域,并在各种数码电子产品和混合(纯电)动力汽车以及军用电子产品居于统治地位,其在小/微型器件甚至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被纳入未来的发展方向。小型化,薄型化的发展趋势直接促成了锂离子电池在柔性器件或者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它也被视为柔性装备最有前途的动力源之一。在应用于柔性器件时,除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