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稳态失衡策略用于乏氧肿瘤高效治疗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稳态,是指细胞内氧化物种和还原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氧化还原稳态作为细胞的一种先天防御机制,严重制约了活性氧(ROS)或活性氮(RNS)等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尤其是乏氧肿瘤,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激活增强了自身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导致其对各种活性物种介导的肿瘤治疗均不敏感。由此可知,氧化还原稳态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纳米生物医学的发展,利用纳米材料调控氧化还原稳态有望实现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本论文针对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及乏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的功能性纳米材料,初步实现了乏氧肿瘤地高效治疗,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应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负载DNAzyme的亲电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用于ROS介导的乏氧肿瘤高效治疗:乏氧肿瘤强大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细胞内ROS的水平,导致乏氧肿瘤对各种ROS介导的治疗均不敏感。针对该瓶颈问题,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FeCysPW@ZIF-82@CATDz纳米材料体系,首次提出了“氧化还原稳态失衡(RDH)”创新策略,并将其用于增强乏氧肿瘤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该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细胞后,外壳层的ZIF-82@CAT Dz在酸性微环境下降解,释放Zn2+、亲电有机配体(2-硝基咪唑和1H-咪唑-4-甲腈)和CAT Dz。其中,释放的Zn2+可以协助CAT Dz沉默过氧化氢酶(CAT),增加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解离出的咪唑配体,可以消耗乏氧肿瘤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通过同时调控氧化物种和还原物种,导致乏氧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的失衡和H2O2的累积。这有助于增强肿瘤细胞对ROS的敏感性,显著提升了内核磷钨酸铁(Fe Cys PW)诱导的CDT对乏氧肿瘤的杀伤效果。肿瘤细胞和荷瘤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p H/乏氧/H2O2三重响应的纳米复合材料,显著降低乏氧肿瘤对ROS治疗的耐受性,实现了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该创新策略的提出为ROS介导的乏氧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普适性的治疗方案。2、新型亲电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用于RNS介导的乏氧前列腺癌高效治疗:相比于ROS而言,RNS作为细胞内另一类活性物种,可通过氧化生物大分子损伤肿瘤细胞。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氧化还原稳态和RNS供体不可控等因素,目前依然无法在肿瘤部位特异性产生RNS,尤其是深部肿瘤和乏氧肿瘤。基于此,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新型ZIF-82-PVP纳米颗粒,提出了利用X射线控释RNS用于乏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策略。肿瘤酸性微环境可以诱导解离ZIF-82-PVP,释放亲电配体(2-硝基咪唑和1H-咪唑-4-甲腈)和Zn2+。其中,释放的亲电配体在乏氧条件下特异性消耗GSH,扰乱乏氧肿瘤的氧化还原稳态;同时,2-硝基咪唑高效捕获X射线衍射的低能电子(LEEs),产生大量亚硝酸根阴离子(NO2-)抑制肿瘤生长。值得一提的是,释放的Zn2+可以巧妙地通过离子干扰作用,特异性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肿瘤细胞和荷瘤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在X射线辐射下,ZIF-82-PVP纳米颗粒不仅可以高效诱导乏氧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同时也可以显著抑制其骨转移。该研究策略为基于RNS的乏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拓展了非ROS介导的肿瘤治疗策略。3、RNS介导的亚硝化应激用于乏氧前列腺癌治疗的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RNS作为一类区别于ROS的活性物种,具有高效的乏氧肿瘤杀伤能力,但其具体的治疗机制依然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借助于生物电镜、激光共聚焦及免疫蛋白印迹等技术,从细胞结构和分子层面上初步探索了RNS用于乏氧前列腺癌治疗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提出了一类亚硝化应激肿瘤杀伤新机制。以ZIF-82-PVP用于乏氧前列腺癌治疗为例,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诱导产生的NO2-,不仅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内的亚硝化应激损伤细胞,而且还可以抑制ROS或乏氧诱导的保护性自噬。此外,释放的Zn2+可以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进而阻止了前列腺癌的转移。这些细胞生物学的变化与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协同作用,共同增强了ZIF-82-PVP在乏氧前列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提出的亚硝化应激肿瘤杀伤新机制,不仅为RNS介导的肿瘤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亚硝化应激介导的新型肿瘤治疗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近几年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可以应用于军事、农业、工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的种类日益丰富,多源遥感数据数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互补信息去除冗余信息逐渐成为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遥感图像信息融合可以丰富图像的信息,有助于后续图像理解和解译任务,提高决策置信度,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由于物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在位移、距离和零件形貌测量方面具有最高的测量精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领域。激光干涉仪可实现远距离合作目标的高精度位移与距离测量,或在极短距离范围内实现非合作目标的形貌检测。然而,对远距离非合作目标的距离测量或在大尺寸非合作目标形貌测量中,激光干涉仪受限于探测灵敏度,无法发挥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高灵敏激光干涉的距离测量技术研究,利用单光子探测器研制了
长江口滨海湿地作为我国典型的潮滩型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生态价值。该湿地主要本地物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长期面临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而引发的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等威胁。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长区是外来物种入侵与本地物种保护的关键区域,管理者和生态学家迫切需要了解两物种在该区域的生长状况,以科学评估互花米草的入侵能力,采取适当的针对本
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算法已在多个任务上取得成功应用。然而,在诸如医疗、军事等特殊领域获取大规模类别均衡的数据十分困难,此外,当新类别出现时,传统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实时响应,需从头训练才能识别。小样本学习可解决以上问题,它打破传统深度学习的训练定式,无需加入大量新类别数据重新训练,仅通过少量样例就可以让模型泛化到新类别。目前小样本算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中,
Mohs显微描记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标准手术术式。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周围神经侵犯或解剖结构特殊时,术中常规HE染色可能无法精准判断手术切缘,从而导致漏切和癌症复发。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特异性表达的标志物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切缘性质。荧光引导手术可在术中实时评估肿瘤边缘,并指导手术切除。本文旨在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确定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乳房外Paget病、隆突性纤维肉瘤和皮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年产量达到1011-1012吨。纤维素可通过水解、加氢、氢解和氧化等方式转化为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和乳酸等高价值化学品,但天然木质纤维素转化为C2-C3醇/酸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i)纤维素转化浓度低(<5%),增大纤维素浓度时出现目标产物选择性下降和积碳现象。(ii)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差,在高温高压水热环境中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变化,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锂离子电池自商业化后,就凭借自身优势占领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配套电源市场,并极大地推动了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然而,由于当前使用的商业化石墨负极较低的比容量(372 m Ah g-1)很难满足未来多元化电子设备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开发出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和高倍率性能的下一代负极材料。基于转化反应储锂的四氧化三铁(Fe3O4),因其比容量高、安全性能好、自然资源丰富、无毒无害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群致死/残的首位病因,其标准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血管内机械取栓或静脉溶栓通过疏通堵塞血管,恢复血液灌注,以挽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然而,血液再灌注可能会继发炎症、氧化应激、钙超载等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
主持人:感谢各位莅临2022年一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我们请五位专家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流动性、投资策略、资管产品和绿色投资等视角为我们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请徐洪才先生为我们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大势。徐洪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也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概括起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将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缓慢复苏的过程。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
期刊
以自发对称性破缺为特征的铁性材料,具有能量和结构上的多重简并态,并易为共轭外场所调控,奠定了当今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自朗道学派提出著名的磁电耦合自由能项~(?)2-(?)2以来,铁性序参量的共存和交叉耦合,即多铁性,广受关注。这些非共轭物理量间的调控,极大地扩充了原本单一的功能性,尤其是磁电耦合的概念,促成了对固体中电磁现象统一性的理解。事实上,实现磁电耦合并非易事。一方面,铁电和磁性的序参量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