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金融背景与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迅速增长的城镇人口,必然带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需求,但受制于“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处于一个“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状态,仅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满足庞大的市政建设资金需求。基于此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地方建设融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带来一些问题,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盲目举债、隐性担保,导致地方债务风险激增。
  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向各省份密集派遣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担任副省长等要职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以下任务: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对此外界普遍认为,密集派遣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到地方任职是为了促进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在为地方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有效降低地方债务风险。那么有金融背景的官员是否能够实现既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降低地方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呢?
  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理论分析与假设。同时搜集了2009-2017年中国267个地级市的市政建设及基本经济情况数据,并依据各地市市委书记的简历手动整理了官员特征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具有金融业界工作经历包括金融监管部门任职经历与第一学历为经济金融类专业的市委书记,其在任职期间会显著增加当地市政建设的投资规模,并降低当地市政建设投融资资金中债务资金占比,优化投融资资金结构。而仅接受在职经济金融教育培训的市委书记,其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决策方面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官员无显著差异。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官员金融背景的角度来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为研究地方市政建设投融资决策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分析角度。二是手动整理了中国267个地级市2009-2017年间任职的市委书记个人特征数据,数据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本文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投融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分析角度,还实证证明了官员金融背景对地方政府市政建设投融资的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鼓励支持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到地方任职、完善地方政府与金融业界的双向挂职锻炼制度和提升在职教育质量,创新党校培训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依靠传统存贷业务的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业务多元化战略作为银行重大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对银行的风险与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早期的研究依据范围经济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等,认为实行多元化战略有助于银行增加收益、分散风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伴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非利息收入波动性的提高和严重的代理问题恶化了银行的
学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几十年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然而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带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因此中国正在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谋求新的经济增长。企业创新在这一转变中的重要性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中可窥见一斑。创新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在投入和产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于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中国的创新能力依然有待提高,因此研究企业创新在中国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位
资本市场是企业的融资场所,承担了重要的融资功能。然而资本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股价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形成错误定价的现象时常发生。对企业而言,资本是生产经营的重要要素之一,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现金流的健康状况,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牵动着企业的发展。作为资本市场常见的非效率的表现,错误定价会如何影响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和综合融资成本,企业应当如何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经典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家们开始考虑“人”的因素,将投资者情绪引入对股票市场收益的研究领域。在度量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时,大多数学者将中国股市的交易数据作为情绪代理指标,且普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情绪指数——中美联合投资者情绪指数,并实证研究了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作用效果,主要研究工作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人们对空间位置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日益关注。即使在通讯与交通高度便捷的现代社会,地理因素依旧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资产市场的交易行为。地理位置作用于信息传递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经济主体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也决定着企业直接获取区域金融中心投融资便利的难易程度,二者皆会对企业的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融资成本一直是公司金融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学者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科技发展正进入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跨越期。近年来,中国科学研究系统越来越先进,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科学技术及工程自主创新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巨大的市场规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较高的创新效率均为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性体系能够有效地将重点放在突出关键问题与合理分配资源上,这是以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  企业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中国
学位
早在2005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比重就达到了68.3%,2008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比71.7%,企业已经超越政府和科研机构,成为中国研发经费部门来源结构和执行结构中最重要的主体。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公司层面、市场层面和宏观层面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而本文致力于从微观层面,研究资本市场对创新的反应。两家研发水平相近的公司,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截然不同,而且这是可以预见的,信息不
这项研究旨在分析金融发展对摩洛哥经济增长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1975Q1-2017Q4期间的季度数据。使用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国内总储蓄和对私营部门的国内信贷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以及GDP增长、政府在评估金融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面的支出等作为研究变量。在确定基本变量的平稳性之后,继续使用自回归分布式滞后(ARDL)检查变量协整性,并确定了基本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回归估计显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
学位
在2008年以前,学者主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可行性等,在2008年以后,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本文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地理分层实证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汇率传递系数的大小、汇率传递的时变性趋势、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对汇率传递系数的影响。  本文首次使用了地理分层实证模型对汇率传递效应进行研究,该实证模型通
学位
本文从国际视角出发,以全球44个经济体超过2100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16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在国际视角下房产价格波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同时运用替换因变量、系统GMM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验证了基础结果的稳健性。最后还补充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和对房价波动分组分析,更深层次地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证结果显示,首先房产价格波动和银行风险之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