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方面,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被学术权威机构录用,因而在国际学术交流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体裁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早期的研究者们对学术论文的体裁关注主要集中在对文本整体的粗略分析,后来Swales提出了CARS模式和move-step分析法,研究者们开始对学术论文引言、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详细分析。然而,关于跨文化摘要的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重要期刊上的摘要的体裁研究,对中西英语语言学硕士生的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研究很少。为了揭示中外硕士生学术论文摘要所具有的特点和不足,并对摘要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从体裁结构和语言特征两个方面对比了中西英语语言学硕士生英文信息型摘要的特点。本研究是一项定量研究。首先建立了两个数据库,语料分别来自于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并根据信息型摘要的定义,在两个语料库语言学专业中各抽取50篇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然后利用IMRD模式和Swales的move-step分析法对英文摘要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最后又从动词时态、动词语态和第一人称代词三方面对这些摘要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中西英语语言学硕士生的英文信息型摘要的结构整体上符合IMRD模式,说明中西学生对其宏观结构都有很好的把握。西方学生在语步的顺序上体现出英语线性的特点;而中国学生在摘要语步的顺序上尤其是引言语步中表现出了复杂特点,主要有循环、逆序和重复三种,表现出了中国螺旋式的思维模式。在方法语步上,每个语步在C2中的出现频率都比在C1中低,分析发现这一现象与中西文化传统不同有关;中国学生还需对实验描述和分析方法提高重视。研究发现,结果语步在中西学生的摘要中出现频率很高,说明中西学生都很重视对研究结果的陈述。在讨论语步中,对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在两个语料库中都成为必选步骤,而对未来的启示这一步骤C1中出现的频率比在C2中高。2)中西学生在摘要中都大量使用一般现在时,该时态在引言语步中出现的较多,其次是在讨论语步中。现在完成时的使用不多,但都集中在引言部分。一般过去时主要使用在方法语步中,然而中国学生由于缺乏对方法语步交际目的的了解,在该语步中使用的一般过去时不多。另外发现,一般过去时在C1中也被用在了结果语步中。从整体上看,主动语态在信息型摘要中的使用比被动语态多,但主动语态在C1中出现的频率比在C2中高;而被动语态在C2中的频率比在C1中高。被动语态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方法语步中使用较频繁;另外,被动语态在C2中的结果语步中的出现频率比在C1中高。本文发现,外国学生更多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I,而中国学生则多用we。摘要中所呈现出的这些语言特征都是由不同语步的交际目的来决定的。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和讨论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学生在英文摘要写作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