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研究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大跨铁路桥梁的建造不可回避。斜拉桥由于跨越能力强、刚度大、造型优美,已成为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的首选。此外,斜拉桥由于跨度大,支撑点往往会跨越不同场地,地震动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十分突出,地震在威胁桥梁安全的同时还会诱发显著的行车安全问题,因此开展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度斜拉桥的行车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主跨432m的高速铁路大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TTBSAS程序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地震动的几种空间变异性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探究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大跨斜拉桥的行车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谱方法理论,功率谱采用Clough-Penzien模型,相干函数模型采用屈铁军模型,利用MATLAB 2018编制程序合成空间多点地震动时程,依托实际工程生成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的各个支承点地震动时程,通过各支承点加速度位移时程对比、地震动反应谱与目标反应谱对比以及失相干损失与经验函数对比,验证了该合成方法的有效性。(2)利用Midas civil 2019建立以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的梁格单元全桥模型,为验证模型正确性另外建立板梁组合全桥模型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成桥状态竖向位移、斜拉索索力、振型特征及频率验证了梁格模型的可靠性,从而利用梁格模型进行下一步分析。对所建立的梁格模型进行自振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跨斜拉桥的基频低,周期较长,一阶振型为纵飘,有助于结构的抗震耗能;横向振动振型出现较早表明斜拉桥横向刚度较低;该桥具有明显的三维性和相互耦合作用。(3)以课题组自主开发的列车-轨道-桥梁-地震分析系统程序(TTBSAS)作为计算工具,针对某主跨432m大跨度斜拉桥,设置了十种分析工况,通过大质量法输入合成的多点地震动时程,探讨了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耦合系统响应的影响,并对比分析有/无震、地震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波速度的增大,越接近一致激励对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影响,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车体竖向及横向加速度随着行波速度增大分别降低了34.9%、8.4%、5.7%、12.2%、11.3%。针对本文计算条件,研究列车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其最不利行波速度为250m/s。随着场地越来越松软,地震作用下车桥系统的响应会急剧增大,对于桥梁和列车的横向响应影响更突出,桥梁横向位移和车体横向加速度最大增幅达到了279%和98.8%。故在针对大跨度结构研究中应该准确的把握结构所处的场地。针对本文计算条件,考虑失相干效应会减小车桥耦合系统各项响应,尤其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大,考虑失相干效应,车体竖向、横向加速度分别减少69%和67.2%。非一致地震激励与一致激励相比,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大,非一致激励工况下车体竖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比一致激励工况小72%和69%。地震动空间变异特性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频谱分布有较大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正确评估地震动空间变异性对大跨度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应采用非一致激励进行地震输入。(4)针对三个列车行车安全性评判指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限值,采用TTBSAS程序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地震输入模式(一致激励、非一致激励)对高速列车通过该斜拉桥时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并与无震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车速是影响大跨高速铁路斜拉桥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本文计算条件下,该大跨斜拉桥在无震、一致地震激励、非一致地震激励工况下的安全车速阈值分别为325km/h、225km/h、225km/h。
其他文献
因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便于施工与维修等优点,所以在公路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材料是温度敏感性材料,在夏季炎热或冬季严寒时,极易产生高、低温病害,严重时可造成沥青道路不能正常地使用;并且由于沥青是黑色物质,夏季沥青路面极易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城市道路易引发城市的“热岛效应”。本文基于相变材料的相变储能潜热原理,将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及聚乙二醇/硅藻土(CPCM)应用于
建筑信息模型(BIM)及其采用在2000年代初在许多国家变得很流行。将其引入公共部门建设项目的原因是,政府需要与行业合作,以减少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建筑资产的效率。但是,在建筑行业采用BIM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仅集中于采用BIM的好处和挑战,但是很少有研究调查全球采用BIM对采用新BIM的国家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讨论全球BIM的采用,尤其是英国BIM 2级授权
随地下交通网络越来越复杂化,多数联络通道工程采用冻结法来降低施工对周边线路产生的变形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关于联络通道冻结过程中对上部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尚缺乏,对其认识尚有不足。本文通过采用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福州地铁2号线上洋~鼓山站区间冻结联络通道下穿出入段工程进行研究,获得联络通道冻结过程中对上部既有隧道和周边土层的变形影响规律,其
随着我国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大量输电线路在全国各地相继建成。绝缘子作为输电线路上的重要器件被大量使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绝缘子覆冰导致的绝缘子闪络是绝缘子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绝缘子覆冰检测方法多为设置观察站并通过人工进行观测、通过力学和重量等参数建模并检测、通过二维数字图像分析检测等。运用基于图像序列的建模技术对绝缘子进行三维重建,实现可视化远程展示,是一种新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桥墩施工技术以其施工周期短、工程质量高、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我国桥梁施工技术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且我国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课题已经较为成熟,其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及韧性好,抗震性能佳、经济性好等优点,故本文提出了方钢管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结构,预期其能兼具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特性,具有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佳、简化施工流程及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有望成
部分斜拉桥是在斜拉桥与连续梁桥的应用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桥梁形式,因兼具斜拉桥跨径大、造型美观以及连续梁桥施工便捷、自身刚度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多跨钢混组合塔样式的部分斜拉桥形式较为新颖,多应用于城市桥梁,其观赏性需求使得施工控制工作需要更细致,且控制项目更为繁琐。多跨环形钢塔部分斜拉桥相比其他单塔或双塔部分斜拉桥,具有桥跨更多,桥塔形式新颖,桥塔线性控制要求更加严格的特点。为了使本项目中的多
斜拉桥是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主要由塔柱、主梁、斜拉索组成,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同时,斜拉桥外观造型壮观美丽,斜拉桥的建设也彰显着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水平,审美心态及技术和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人类的创造力。本文主要以微山湖特大桥为工程依托,对其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与现场施工控制。旨在探索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方法和其适用的计算理论。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CO2的减排尤为迫切。CO2减排技术中,吸附法因其应用条件广、耗能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金属有机骨架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近年来新兴的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吸附领域。其中,Mg-MOF-74因其具有丰富的暴露金属位点,展现出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池SOC是纯电动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剩余充电时间是纯电动汽车驾驶人员合理安排行车计划以及充电站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参数,本文以纯电动汽车电池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纯电动汽车电池SOC及剩余充电时间预测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纯电动汽车数据分析。本文首先针对本文涉及的数据进行简述,然后对数据集中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进步,玻璃制品的产能日益增强,然而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引入诸如划痕、疖瘤、夹杂等缺陷,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玻璃缺陷检测系统对玻璃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应用于实际产品检测的一项技术。本文围绕实现机器视觉玻璃缺陷检测与分类的关键技术,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硬件检测平台,对玻璃缺陷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