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及其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提到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性学科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仍然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存在远离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面对这种困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回归生活、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增强了教学实效性。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已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本文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作为生活化教学研究坚实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优势,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现状调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现存的问题,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以及师生以外的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何对症下药,找出有效的优化策略,正是本文力图达到的目标。本文认为可以从观念出发,深化师生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能力、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方面都应该全面考虑有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性问题,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过快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提速,城市建设在城市双修理论的指导和影响下,对城市景观建设的“修补”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人们对建构城市双修理论呈现出片面化的趋势,过度重视其市容市貌外在景观形态的“修补”与改造,理论侧重于营造城市中“景”而忽略了人的感受,缺少了对于人本主义的重点关注,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归宿感缺失和活力丧失的“冷漠”空间,使得快节奏生活模式中的人们无法
符号学旨在吸收任何符号体系,无论其实质和范围如何。图像、手势、音乐声音、物体以及它们之间构成的复杂关联合起来构成了仪式、惯例或公共娱乐的内容,如果不构成语言,则它们至少是构成指称系统。自人类文明开始就出现了对符号的应用与学习,符号和人类文明及自然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直至上世纪初符号学理论由索绪尔和皮尔斯明确提出后,各领域的学者们才逐渐开始关注对符号的理解与学习,以及愈加重视符号与视觉形象之间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也一直有制造业大国的美誉,但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痛点。装备制造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经济的发展核心,在宏观上,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群程度低等问题;在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一直十分落后,特别是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胜任力模型天然富有丰富的绩效要素,可以预测员工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教育”,充分肯定了作为主流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以及其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做到“落实落小落细”,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自觉践行,形成社会共识。这就要求价值观的弘扬不仅
新课程标准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必要之举。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呈现的案例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让学生从中掌握案例所揭示的理论知识和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更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和以问题为中心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
近年来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也一直在改革创新中,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山东省是我国梨果的三大主要集中生产区之一,其生产的梨果不仅强势占据国内市场而且进行出口贸易,成功拓宽国际市场。2018年,全省梨产量达101.1万吨,栽培面积已有52.5万亩,在全国梨总量和水果总量中均处于领先地位。鲁西北平原地区产量占全省的40%,是
清言亦称“杂语”、“小语”,是对一种随感录式、格言式语体散文的总称,内容不外乎治学心得、生命感悟或世相识见。清言作为明清小品文的一个分支,它的命名方式直接来源于屠隆的《婆罗馆清言》,屠隆及《婆罗馆清言》对清言小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屠隆《婆罗馆清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审美趣味分析,涉及“审美趣味”生成论、体验论、品评论,影响论。鉴于《续婆罗馆清言》的思想内容与《婆罗馆清言》一脉相承,笔者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口碑开始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口碑传播能为商家营销带来巨大的红利,同时也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深入分析影响口碑传播的相关因素能帮助商家遏制不利谣言,传播有利信息,实现商家营销利益最大化。但已有文献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只能聚焦于少数几个影响因素,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也缺乏对影响因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该文以小红书app中的真实口碑文本为研究对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所期望的一种公民素质,学校要承担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责任。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学生课堂违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课堂规则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本研究以武汉市A小学二年级A班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设计小学班会活动来培养该班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次数。从行动实践中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一些可能的建议与启示。全文遵循行动研究的“发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是我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健康需求和医疗保险已是一个引人注目且急需尽快解决的社会难题,已成为影响农民工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7年对湖北省恩施州贫困村847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基础,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恩施州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基本医保实施现状研究发现,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