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为了谋取不法利益,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和案件事实,骗取法院裁判的行为。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数量在全国范围内逐年递增,引起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法律也对此予以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及救济程序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也针对虚假诉讼设立了新罪名。在全民追逐利益的经济背景下,由于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以及立法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将法院的审判活动作为其谋取利益的工具,通过实施虚假诉讼,实现非法目的。虚假诉讼不仅侵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司法资源,也破坏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已经专门针对虚假诉讼规定了制裁措施,但是由于惩治力度不足,还并不足以遏制虚假诉讼。民事实体法对虚假诉讼的侵权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虚假诉讼受害人不能依法得到充分救济,司法实务中在追究虚假诉讼刑事责任时,各地区适用的罪名不统一,造成了司法混乱。本文试图从民事诉讼法、民事实体法、刑法三个角度,研究对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虚假诉讼进行概述,包括对虚假诉讼概念的界定,对虚假诉讼和其他概念进行辨析,归纳虚假诉讼的特征,分析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二部分是关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和发现,提出对虚假诉讼进行认定的两个标准,包括主观上存在恶意串通谋取不法利益的目的,客观上以虚设案件事实提起诉讼,对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虚假诉讼案件,加强法官依职权查明案件事实的权力,在诉讼程序中发现虚假诉讼。第三部分论述了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以民事强制措施追究其妨害民事诉讼的责任,在民事实体法中明确虚假诉讼的侵权责任,在刑法上以诉讼欺诈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四部分研究对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分析了案外人申请再审、第三人撤销之诉、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指出现有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障碍,通过对法律规定作目的性解释,为虚假诉讼受害人提供充分的救济。本文认为,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来看,虚假诉讼是一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从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看,虚假诉讼是一种侵权行为,从刑法的角度来看,虚假诉讼是一种犯罪行为。虚假诉讼曾经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后来发展成为社会问题,到如今已经成为法律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法律规制,遏制其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不断深化调整,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越来越高,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穿着方面的选择性更加苛刻,要求服装织物不仅穿着舒
利用加速氧化试验法测定合成及天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并观测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对不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合成油脂氧化稳定性优于植物油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对油脂
随着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湿热条件下的老化性能,对于研究复合材料的使用和储存期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列举了国内外树脂基复合材料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疗效,研究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经我
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作者的需求,从而改进办刊方法,提升办刊质量。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二维码向作者收集投稿的关注点及建议等相关数据和资
通过使用抽气法探究牛粪沼液、猪粪沼液、鸡粪沼液在密闭储存状态下的氨挥发特性,并通过检测沼液温度、p H值和氨态氮浓度,分析影响沼液氨挥发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储存过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兴研究领域,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遗产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较
社会保险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社会保险信息化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社会保险事业信息技术的对策。
18周岁作为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甚至免于死刑的年龄节点,在我国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四肢长骨骨骺、第二性征等在18周岁时已基本发育完成,而锁骨胸骨端骨骺是人体各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危机公关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界的重要话题,危机公关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本文从危机及危机公关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