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全球性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干旱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认识,成为学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齐齐哈尔地区位于松嫩平原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经常发生,不但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对齐齐哈尔地区的旱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农业干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引入现代的评价、预测和预警方法,建立了农业干旱灾害预警机制,研究了齐齐哈尔地区的农业干旱灾害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干旱的基本概念,干旱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应当综合考虑供水和需求水,本文根据前人的经验,经过总结分析,最后完善了农业干旱和干旱的概念。本文的概念不仅考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也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综合分析了需水和供水情况。在描述干旱时,应当以正常状态为标准而非以理想状态为标准。2)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了齐齐哈尔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趋势的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方法表明,齐齐哈尔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的趋势不明显。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得降水序列有长期下降趋势,气温序列有长期上升的趋势。同时运用单个因素指标,降水距平、干燥指数和Z指数分别建立单指标评价模型,对齐齐哈尔地区1958~2009年的干旱情况作出分析.3)本文初步建立了齐齐哈尔地区旱情评价指标体系,将旱情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并建立了基于逻辑斯蒂曲线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以2008年为例,对齐齐哈尔地区的10个地区进行了旱情等级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齐齐哈尔地区的干旱情况很严重,其中10个区域中有5个区域在2008年干旱情况为重早,3个地区为大旱,可见该区域旱情的严重性。4)本文初步构建了区域旱情预警指标体系,并归纳和阐述了预警指标预测的具体方法,确定了区域旱情预警的警度划分标准和警限。以齐齐哈尔地区为例,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结果表明,2012年为大旱年,警情信号为黄色;2015年为大旱年,警情信号灯为黄色;2019年为偏旱年,警情信号为蓝色。同时,又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自回归的预警模型,结果表明,2012年也为大早年,亮起了黄色信号灯;2015年为偏旱年,亮起了蓝色信号灯;2019年为偏旱年,警情信号灯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