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灾害下人权保障——以汶川大地震为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无法阻止,即使事先预知也不能全部挽救。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瞬间摧毁人类创造的一切。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所以在人类看来生命是那么渺小有那么可贵。我们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但是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汶川大地震给国人敲响了警钟,人员的伤亡、经济的损失、灾民流离失所。国家和政府做出最大的努力,在国家的号召下社会上很多有爱心的人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帮助灾难中的人们。但是从中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些东西,而笔者首先想到的是人们最基本的问题——人权。人权是一个人作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无论在正常情况下还是非正常状态下,人们的都应该享有人最基本的权利。这次地震国家和社会虽然都尽到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如能采用着眼于人权的方法来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从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入手,才能对以后还可能发生的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减少到最低,人权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其他文献
随着完全学分制开始逐步实施,高校班级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班级概念有所淡化,但是以目前情况来看,班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人才
文章介绍了基于多进程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将复杂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分割为若干相互联系的进程设计,并对多进程程序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即进程间数据通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为活动不断加剧,严重影响到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节能减排还是不能回避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现象。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受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受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的严重影响。为了遏制这种现象,我国开展了多种方式以救济受损的生态环境,其中最为有效的便是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以人工为主,对受到损
学位
1941年豪普特教授提出事实契约理论之后,在德国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应,该理论之核心思想在于可以不经意思合致或意思表示而仅因事实过程为要素即可成立契约。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
海域的流动性和复合性特点决定了海域难以具体化和特定化。海域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被当作无主物和共有物对待,任何人都可以对海域进行开发与利用,由此造成了海域环境资源的极大浪
清末名臣曾国藩,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西学东渐影响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裂变的重要时期,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国藩以其深厚的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