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视域下汉语网络语言变异的认知机制阐释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繁荣,过去的二十年见证了网络语言研究的渐进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变异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流行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网络词语与社会生活词语的迅速融合是人类语言状况发生变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因此,语言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日趋增多,但大部分研究还局限在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收集和简单的解释上面,缺乏对网络语言是如何产生及传播的跨学科系统认知研究。  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理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语言变异作为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和模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阐述网络语言变异模因的类型特点,进而系统探析网络语言变异模因是如何产生到传播的并探究其原因。本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现有收集的汉语网络语言语料而进行的定性研究。本研究发现汉语网络语言变异模因广泛分布在语言符号载体的音,形,义三大层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建构与运行状况。其运作程序可分为创生-同化-记忆-表达-传播五个阶段。汉语网络语言变异模因经历了从有意识的被创生,被注意,被筛选,被理解,被接受,到从宿主的记忆资源中的被宿主进行认知表达进而被传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含有宿主认知的积极参与。汉语网络语言中的诸多变异都内蕴着模因运作程序和自主-依存认知机制。幂母能够推衍出网络语言变异仿体,主要依靠自主成分同依存成分之间的意向性,相似性及拈连性。  模因论为网络语言的分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应用上都是有价值的。本研究表明网络语言模因的变异性正是源于上述复杂的模因认知程序和认知机制,希望能藉此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丰富对网络语言和模因的研究,对未来的网络语言的发展做出一些预见。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食品包装的精美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引起他们购买.市面上饮用水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品牌也是各不相同.要从这么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饮用水生产商纷纷走起了“拼颜值
新词的不断出现以及旧词的逐渐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忠实地反映人类社会的变化,思想的更新
近年来,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围绕泉州出口休闲食品产业规模和实力水平提升,选优扶强开展“同标同质”优秀示范企业创建和国家级出口休闲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突出质量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