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故宫长春宫主要承重构件为研究对象,在材种识别的基础上,研究了木结构承重木构件的老化性能,并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木构件老化预测的可行性。研究首先通过传统木材材种识别方法,确定长春宫承重木构件的材种。其次,通过对长春宫主殿内及主殿外侧朝南立柱取样进行化学组分定量分析、结晶度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木构件的老化情况,对长春宫承重木构件不同腐朽程度样品的老化程度和老化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了不同老化程度木构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以木构件样品1%NaOH抽提物含量作为标记物,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标准化法和因子化法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木构件材种及老化预测模型。最后,对建立的材种及老化预测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长春宫承重木构件使用的木材主要有三种,即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Kuzen.)、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holica Litv.)、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并且主要承重木构件为落叶松。(2)老化严重的木构件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有一定程度的降解,最终通过红外光谱发现老化严重的A2样品在1510cm-1处代表木质素苯环骨架振动的吸收峰和1732cm-1处代表半纤维素中乙酰基和羧基中的C=O的拉伸的特征峰消失认为日光照射是长春宫木构件老化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3)木构件的老化程度与其1%NaOH抽提物的含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得出结论随着木材老化程度的加深,1%NaOH抽提物的含量随着木材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NaOH抽提物的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木材老化程度的一个定量指标,可以通过测量1%NaOH抽提物的含量来判断木材的老化程度。(4)本文通过因子化法建立了长春宫材种定性预测模型,并测试了模型的稳定性。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具有实用效果的长春宫材种鉴定模型是可行的。此外通过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长春宫老化程度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参数评价该模型结论得出建立模型预测长春宫木构件老化性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