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相似与图式关联——以斯特劳斯和皮尔士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二章为理论部分,讨论的是事物与事件的相似问题;第三章为引申部分,笔者藉前文的结论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神话学思想,以及他与皮尔士部分理论近路所作的诠释。   第一章讨论的是外部相似集与结构相似性,我们首先给出了相似集S*的定义,并(在事物意义上)提出了外部相似性的强、弱表达式(exp.1,exp.2),以此给出了实际外部相似集S*er()两端的边界条件,在“规范性条件”以及“层级”概念的帮助下,引入了“结构相似”以及(较次要的)“表面相似”概念。笔者试图表明:我们可以很好地用特定总体理论中的规范性条件下的结构相似性来予以描述;换言之,事物上的相似性总可以归结为彐S*(NOrTx)()在若干层级上的反复递归,并座落于外部相似性的强表达式与弱表达式之间。   在第二章里,笔者集中讨论了事件的界定及其相似性。首先笔者指出,外部相似集S*e()只能够表征事物上的相似性,而无法表征事件上的相似性。因此我们需以非外延的理论框架中给出事件的界定。笔者并不倾向于给事件以独立的存在论地位,而是把事件视作一系列事物的非外延属性。从事件的规范性假定出发,笔者试着初步给出了两个理论。与导致怪异形而上学的理论I相比,笔者认为理论Ⅱ更加合理,在理论Ⅱ中,各种事件被视作一种特殊的二阶属性,它们表征着属性间的图式关联,笔者试着通过第一章中给出的结构相似概念为图式关联作了定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笔者在理论Ⅱ的框架中给出了事件乃至非事质相似性的说明。   第三章以上述两章为依理,讨论了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神话分析的部分相关思想,并附带地在列维一斯特劳斯与皮尔士间寻找可能存在的思想牵连。显然,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神话思想与基于逻辑和实证主义风格的皮尔士相距甚远,也许根本就谈及不上相似或关联等问题,人们更愿意纠缠在斯特劳斯和索绪尔的渊源之间,但笔者愿借由上文的相似性概念给以相似性比较问题以新的视域。文章最后落笔于神话,神话是基于事件基础之上的,单从神话事物的外部相似性上我们很到就神话是否相似给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神话的结构体现出的是一种图式关联,而这种关联可以通过神话素之间的结构相似来加以界分和描述。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综合论述了本体论这一学科体系的哲学起源,对本体及本体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归纳,并论及本体论有关的各个流派学说。随后,本文对本体论对于现实世界的哲学价值、理论
本论文以《资本主义的终结--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为文本基础,以反思国内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相关研究状况为思想前提,以该书对资本主义在经济一元论、阶
学位
目前,科技异化和教育异化,科学界和教育界己研究了很长时间,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关于科学教育也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就科学教育异化问题,国内外科学教育界,对“科学教育异化”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而技术创新又是中小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和生存权力的关键之所在。在目前政府大力倡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国策下,探讨“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小企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时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析了“互联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数据制造、创意互联、多元营销
举世关注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至今还令人触目惊心,预计三年完成的恢复重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科技传播在震后重建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探究震灾之后灾区科技传播及其作用对
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西欧进行宗教改革,天主教遭受严重打击,为巩固天主教势力,耶稣会应运而生,为扩大天主教统治范围,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耶稣会的管理模式对天主教传教士产生
“生物技术恐惧”的提法是从“技术恐惧”概念中衍生出来的,是对20世纪技术革命反思的产物。技术恐惧的内涵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感性操作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社会运行层面。
胡塞尔现象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严厉的指责,即:它作为一门以第一人称意识的明证性作为基础的哲学,很难成功的说明“他人意识”,也就是说,他将面临哲学史上著名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