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信息不对称与羊群效应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关系到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如何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兴起,传统金融学中基于理性预期和市场有效性的假设逐渐被打破,学者们发现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对资产价格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其中,羊群效应是投资者有限理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羊群效应会严重地影响到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定价效率以及预测准确度,使得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严重地威胁着资产定价的有效性和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因此,如何降低市场的羊群效应,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维持市场稳定,是本文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机构调研能够获得关于公司未来业绩方面的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与此同时,羊群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因此机构调研是否能够抑制羊群效应?同样地,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否也会影响到机构调研与羊群效应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调研显著地降低了机构投资者自身的羊群效应。(2)对上述影响的机制进行检验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比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羊群效应的抑制作用相比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更为明显。(3)通过进一步地研究,我们发现,相对于买方机构,卖方机构调研对羊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相比于非实地调研,机构实地调研对羊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相比于买方羊群效应,机构调研对卖方羊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这些结果均表明,信息不对称会对机构调研与羊群效应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机构调研对羊群效应影响文献的空白,首次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机构调研对羊群效应产生影响可能的机制,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大大地丰富了机构投资者调研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影响自身交易行为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调研所产生的不同的经济后果,同时也发现了机构投资者通过调研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这一条途径。
其他文献
以往文献表明,由于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控股股东有动力通过掏空等手段为自身攫取更大的利益,这种利己行为往往会对中小股东的权益造成侵害。以上现象被认为是第二类代理问题,也被认为是我国资本市场股权高度集中的特征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因此,以往研究普遍认为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机制应该是模仿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分散大股东股权,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部分上市公司已经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经历了八轮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被认为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总能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理想效果,学生在多媒体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所能承受的总认知负荷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学习内在认知负荷较高的内容,需要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八年级物理课程涉
由于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升级,限定性神经网络将机器翻译引领进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克服了之前逐词对照的翻译方法,还首次实现了只需解码器无需字典的语言间翻译,使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提高了一个档次。现如今,机器翻译的准确率逐步提升,因此很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翻译自身论文摘要时,通常会借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而后对机翻内容稍作修改,即使用“译后编辑”的方式来提高译文质量。但由于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对英语
经济水平的进步,社会的整体发展迅速,人为的造成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最为严厉便是刑罚手段。因为污染环境案件的复杂性越来越大,原有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在打击相关犯罪的力度方面略显薄弱,因此在201 1年便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体现了对环境法益和人身财产的保护。虽然修改后的罪名加大了对相关案件的打击力度,但是污染环境罪的法律条文对该罪的主观方面的表述还是比较不明确,
燃烧这个概念学生早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但由于缺乏相关定量测量手段,初中教材只是定性地、笼统地对燃烧下了一个简单描述型定义,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受一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干扰,对燃烧认知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误区。针对学生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利用手持技术设计实验,实验测量的数据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1]。实验得到"异常"结果时能对其原有假设进行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或与他人讨论交流而修正原假设,最终获
期刊
公办学校教育和民办教育企业都是我国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民办教育企业的作用逐渐被放大,特别是职业教育板块。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相关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实施方案。同时,伴随着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职场人士职业技能提升需求的不断扩大,
服务业近些年的发展不断加快步伐,成为超越制造业拉动GDP的关键。在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服务业参与其中,国际分工不断加深。21世纪也是由全球价值链主导的世纪,全球价值链是当今世界经济与贸易往来的主要特征,将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这一大的背景下,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近几年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发展,双方的经贸关系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包含着竞争,呈现“龙象共舞”或“龙象之争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艾思奇继承与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武器,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进行了批判,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本文以50年代云南大学院系调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归纳与对比,对云南大学院系调整进行研究。从院系调整前云南大学的具体情况开始切入,还原云南大学前期调整以及随后全面调整的过程,依据云南大学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史料,详细分析院系调整前后其在学科专业、师资、学生、教学条件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直观地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云南大学的发展变迁。本研究通过探究
工作场所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可以让领导和下属之间沟通更为流畅,降低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几率。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组织不再是以血缘和熟人关系为纽带的简单组合体,而是基于任务,目标,使命,绩效等为一体的综合复杂体。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逐渐摆脱了过往的熟人社交,更多是依靠共同组织目标或任务聚集在一起,所以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感、隔阂感相比于过去更甚,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