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日报》中的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画日报》产生于宣统元年(1909),是中国最早日报形式的石印画报。该画报用图文的方式生动记录着清末上海的都市商业民俗风情。《图画日报》对这一时期的都市商业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界对于《图画日报》的研究主集中在社会历史、社会文化、女性、戏剧、传播、文本层面,而涉及都市商业民俗方面的研究极少。本论文从民俗角度出发,以《图画日报》所呈现的上海都市商业民俗图文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相关报道,系统探讨《图画日报》中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大体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图画日报》;对涉及《图画日报》与都市商业民俗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阐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从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背景与《图画日报》”,从整体出发,探究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发展原因以及《图画日报》相关情况,确定研究的背景和研究范围。第二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活动”。本论文选取行商、居商、中间商三种视角进行考察,揭示出都市商业活动里流动性贩卖、定点贩卖、媒介角色产生民俗的特点。第三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广告民俗”。广告的宣传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商业民俗活动。论文对画报中涉及到的吆喝、响器、报纸、传单、招牌等广告方式加以分析,探究清末商业广告民俗的文化心态和生活特征。第四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信仰与禁忌”。信仰、禁忌因素能够影响到相关都市商业民俗的形成。本论文从信仰活动、禁忌活动两个角度,探讨神秘色彩对商业民俗的精神意义。第五章“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特点”,把都市商业民俗的变化作为重点,围绕新式体验、商人地位、市民日常消费生活、广告宣传四个方面,阐述清末上海都市商业民俗的色彩与活力。结语部分,通过对《图画日报》的研究,一方面能从画报研究中挖掘民俗记忆,另一方面能从画报里感受民众意识觉醒,体会《图画日报》带来的民俗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教师健康作为职业幸福的组成部分,对教师本身和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初中教师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上海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备了初步的成功经验,在积极建设职业幸福的过程中,教师健康成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英国的英格兰地区与我国上海的问题极为相似——由于教师身心机能衰弱,导致教师流失、职业幸福感大幅降低、工作满意度持续低迷。因此,初中教师的健康值得关注。
学校空间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学校空间是一个包括教育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现阶段学校空间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未来中小学校空间建设的方向。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相关有空间建设需求的中小学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在学校空间建设上卓有成效的三所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包括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
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好的事情后,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很多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反应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可以通过人们进行反刍思维的程度来预测。特质反刍是一种对消极负面的内容不断进行重复性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个体长时间对自我、情感、消极事情等反复的思考,是个体的一种特质。状态反刍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的一种反应,例如当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是一种根据情境线索所产生的临时反应。反刍思维既具有稳定的一面同时也会受到压力
近年来,多模态交际(multimodal communication)日益成为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各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在多模态交际的研究中,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Lakoff and Johnson,1980;Panther and Radden 1999)或者语用学的关联理论(Sperber and Wilson,1995/2002)也开始被应用于多模态话语的分析,尤其
中国山水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系列理法皆备且品类繁多的艺术表现“程式”。程式化是艺术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概括成富有条理性的形式语言,画家初以程式为师,再将程式化回归于造化,以师造化之所得。历史上有这样四位画家,他们从最初都师法传统,后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后世画家推崇与追随的艺术大家。他们分别是董其昌、吴湖帆、张大千、陆俨少。他们共同借助峒关蒲雪题材作为一个突破口,为“青绿”“
贝西·黑德是博茨瓦纳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由于她自己深受南非种族隔离的迫害,她的小说大多以种族歧视、社会压迫等为主题。《权力之问》是贝西·黑德的自传体小说,深刻描写了种族歧视、民族主义,以及这些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伤害。本文以贝西·黑德的《权力之问》作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语境中的精神分析法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主人公伊丽莎白疯癫的原因以及逐渐被治愈的过程。伊丽莎白的精神病症并不是因为家族遗传,而是种族
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家庭和国家的重视。低保家庭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我国数量庞大,国家和社会虽然对此进行了一定关注,但仍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本文选取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库中2013年和2014年的家长数据,以低保家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法,对低保家庭教育支出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首先,通过考察低保家庭教育支出行为的现状发现:从教育支出费用来看,教育支出费用偏少、教育支
教育“减负”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现实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历年来,国家出台的教育“减负”政策及措施层出不穷,然而,政策的实施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减负之路依然阻力重重。过重的学业负担不仅影响了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分析“减负”政策实施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行为,厘清政策实施的阻力来源,对于促进政策的落实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时期。关于道德判断的经典理论——社会直觉模型(Social Intuition Model)认为,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只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而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可能是更深层或更原始的道德判断的心理要素,这是一个由情绪驱动迅速且无意识的直觉反应。此后,道德判断中的情绪因素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并相继
经济全球化带动要素配置全球化,知识经济凸显人力资本价值,由航空运输驱动的第五冲击波使得国际人力资本全球流动成为常规现象。从全球市场争取高级人力资本是21世纪地区甚至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在此战略的指导下,国内各地对国际人力资本的吸引表现为用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就业和创业,努力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在国际人力资本争夺战的背后,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本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