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滚刀磨损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道路交通、国防工程、水利水电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滚刀作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要的破岩工具,因刀具磨损而更换的刀圈数量达到80%,磨损实时监测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电涡流传感器为监测工具、CC2530单片机采集数据、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方式传输数据以及C++语言开发上位机平台,研制了滚刀磨损实时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可根据上位机监控中心的磨损曲线判断滚刀磨损程度,及时做出换刀决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环境,对监测系统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包括传感器的结构布置,下位机和上位机的功能规划,并采用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方式传输数据,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2)根据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结果,结合硬件电路,设计出了针对滚刀磨损监测的大量程、线性度好的电涡流传感器。软件编程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数据包的无线发送和接收等功能。(3)以电涡流传感器为监测工具,17英寸滚刀为被测对象,建立了位移和电压的函数关系。通过温度补偿实验确定电压漂移量,采用修正表补偿温度引起的误差。并且通过不对中和抗干扰性实验,验证了电涡流传感器能适合恶劣的工作环境。(4)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中开发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滚刀磨损监测系统的上位机部分,采用“多线程”编程实现数据接收,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调用第三方工业控件Iocomp ActiveX高效实时动态显示磨损曲线,并设置阈值报警提示,为TBM工作人员提供直观的磨损量。本文开发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滚刀磨损实时监测系统,工作人员可根据上位机监控中心的动态磨损曲线判断滚刀磨损的失效形式,做到“视情换刀”,避免引起滚刀级联失效及刀盘损坏等事故发生。同时,保存下来的磨损数据对于分析研究滚刀磨损机理和寿命预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先进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各种声、光、电、磁等独特功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核工业以及军事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美、日、欧盟、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均将先进陶瓷的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并投入巨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陶瓷材料的烧结密度是保证其力学性能及其他功能的内在关键因素,已成为其烧结技术和烧结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文从影响烧结密度的主要因素调控角度出发,探寻一种陶瓷的烧结密度有
非线性科学被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到了各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如化学,数学,生物学,物理,经济学等等.同时涌现了大量的非线性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其解法以及解的性质等问题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建立和发展了很多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有效方法.其中对称群理论是我们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精确解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对非线性理论的研究,出现许多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依赖于一个小
非可换逻辑代数是非可换逻辑相应的代数结构.BL代数是基本逻辑(Basic Logic)系统的代数结构,而伪BL代数是BL代数的非可换推广.非可换剩余格又是伪BL代数、伪MTL代数等的推广.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上述非可换逻辑代数结构可以通过滤子及模糊滤子来进行研究和刻画.因而,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非可换逻辑代数中的滤子及模糊滤子的理论,为非可换逻辑代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纳米团簇已经成为研制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基础,金属团簇由于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过渡金属团簇。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开发高新技术材料的基础。本论文主要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纯Nin、Pdn、Ptn(n=1-9)团簇的结构、电子性质及磁性。并研究了Al元素掺杂小的Nin、Pdn、Ptn团簇的结构和磁性等性质。主要内容如下:
人力资本定价问题是当前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繁荣,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是历史的推动,这其中人力资本理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又迅速改变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本文在对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方向,重新界定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选择新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以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
本文探讨清代级数论被放弃的内部原因,探讨西方级数论取代它的方式及其依据,处理清代级数论与传统思想的关系,经合理重建的清代级数论与实际历史的关系,实际历史上的清代级数论与东西方同类工作的关系,涉及中国数学史的一些重大问题。 (1)分析了清代级数论的背景知识,由此说明它的推理要素之间的关系。①传统数学的基本观念限定了它的经验特性。②中算家由直觉提供超出直观之外的推断。③清代级数论的启发法大多导源
学位
本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从总体的和概括的角度着眼,从重点分析典型案例入手,来综合考察十六、十七世纪数学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揭示分析其算法特征。通过对十六、十七世纪中算法的研究,笔者考察了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澄清了一些事实,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一、学术界对十六、十七世纪数学的算法倾向虽有认识,但系统地揭示这一时期数学发展的算法特征仍然是数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宏观的综合考察与具体的案例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深基坑工程不断出现,同时面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西地区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因为黄河的常年淤积产生了现在独特的地质结构,该地区地势平坦,粉土、粉质黏土广布。土钉墙支护体系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在该地区中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支护体系设计选型的经验积累不多,因此研究土钉墙支护体系在该地区的设计选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鲁西地区特殊地质条件
17世纪,学术期刊诞生,从此学术期刊就成为正规科学情报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具有正式、公开、有序的特点。学术期刊的发展在科学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一种核心期刊的发展,其意义远不只是研究科学传播的历史。19世纪末期是物理学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物理学的新发现和实验结果都起源于欧洲,美国物理学尚处于边缘地位。为促进科学进步,该时期在美国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纯科学”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兴起向研究型大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比赛实施中存在的学生双创素养底子薄、水平低,教师双创指导经验少等问题,提出了赛教融合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以及团队双创能力评价模型、评价办法和相关指标,并分别从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层面提出了加强双创教育成效,提升双创能力的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