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PLA1影响玉米单倍体诱导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倍体育种技术通过诱导产生单倍体个体和随后染色体组加倍,能快速地实现杂交种的基因组纯合,已成为现代关键育种技术之一。在玉米中,通常利用一类特殊的单倍体诱导系(Stock 6)来产生单倍体子代,其关键基因(MTL/NLD/ZmPLA1)已经被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克隆,然而对于该过程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和中国农大联合克隆的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ZmPLA1为基础,以该基因CRISPR纯合编辑材料(zmpla1)和野生型材料KN5585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组学实验,包括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翻译后修饰组,旨在充分挖掘ZmPLA1下游相关基因,尝试构建玉米单倍体诱导的分子调控网络。各组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花粉中卵磷脂含量显著上升,且突变体花粉表现出严重的氧化胁迫,氧化胁迫的发生被证明与活性氧爆发相关。为了阐明卵磷脂和活性氧爆发对单倍体诱导的影响,我们利用卵磷脂及甲硫咪唑对自交系花粉进行了体外处理,测定了处理后花粉磷酸化蛋白组,并对其子代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处理后花粉的确能诱导单倍体子代产生,这表明卵磷脂和活性氧可能参与了单倍体诱导相关途径。此外,通过蛋白组和蛋白修饰组数据分析,我们还发现Myosin9和3个编码过氧化物酶的基因POD1、POD5、POD9在野生型和诱导系材料间存在很大差异,并证实pod5突变体可以诱导单倍体产生,为单倍体诱导提供了新的基因。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玉米单倍体诱导发生机制的认识,为作物单倍体育种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食源性病原菌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食源性病原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使得食品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急需对新型食品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发。噬菌体作为细菌的特异性病毒,与细菌进行了 30亿年甚至更久远的博弈,使噬菌体极具多样性并进化出高效杀菌的特殊蛋白——如噬菌体裂解酶。因此,可通过筛选高效杀菌的噬菌体或筛选基于噬菌体的高效杀菌产物,以此为基础进行新型
学位
砷(As)和铬(Cr)在自然界中均有广泛的分布,而环境中过量砷和铬的积累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很多环境中都存在重金属综合污染的问题,其中,砷铬交叉污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水体污染。长期处于砷铬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砷铬抗性机制,微生物砷氧化能够将毒性较强的三价砷[Arsenite,As(Ⅲ)]氧化为毒性较弱的五价砷[Arsenate,As(Ⅴ)],而微生物铬还原可将毒性高的六价铬[Chro
学位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5是一个芸薹属特异的孤儿基因,在甘蓝型油菜性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人的研究发现,MS5位点存在多种变异,至少包括MS5a、MS5b、MS5c和MS5d等不同的等位基因型,相互间存在不同的显隐性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复等位的雄性不育、不育保持和育性恢复的遗传模式,并证明了等位基因互作是复等位遗传的基础。但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MS5的生物学功能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在
学位
油菜是食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油料作物之一。随着商业化育种理念的推进及分子育种技术的逐步应用,油菜的加代速度已经成为单位时间内决定遗传获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育种(Speed breeding,SB)”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它是指通过人工精确调控影响植物开花的各种因子,最终使植物快速开花、快速成熟的一种生长体系。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开花调控网络
学位
生命体遗传信息传递主要遵循中心法则。目前对生物体相关功能机制的系统解析多集中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水平。翻译组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遗传信息组学状态,其在动物中已得到广泛认识。然而,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其全生育期的翻译组还未得到系统地注释。本研究对玉米B73自交系全生育期的21个组织进行了RNA-seq和Ribo-seq,从而对玉米全生育期的转录组和翻译组进行系统分析。我们构建了玉米翻译
学位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表现出较显著的杂种优势。但是目前为止我国对杂种优势的利用和研究相对落后。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之一。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是指由棉花核基因控制的不育系,因其具有比较广泛恢复系、且易于筛选优势较高的杂交组合而被育种家广泛使用,尽管对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分子机制研究还尚显不足。CRISPR/Cas9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基因组编辑技
学位
类胡萝卜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色素之一,会赋予植物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橙色、黄色和红色等丰富的颜色。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黄色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以紫黄质为主。甘蓝型油菜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4(Bna C3.CCD4)基因的编码区插入了1个CACTA型转座子,该基因的功能丧失导致其无法裂解类胡萝卜素,而具有正常功能的Bna C3.CCD4基因则会裂解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而使花色由黄色变为白色
学位
玉米是全球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近六十年时间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株型良好的玉米能够增加其抗倒伏能力和生产力,与种植密度共同作用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因此破译玉米株高遗传变异基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理想株型育种计划。玉米株高性状为数量性状,虽然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但传统鉴定玉米株高QTL的方法费时费力且精细定位难度大,因此利用省时省力的方法快速精细定位玉米株高功能基因来深入剖析玉米株高变异遗
学位
氮素在植物生长、维持生态圈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田的氮肥施用连年增加,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豆科植物具有特异的共生固氮能力,通过对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可能减少氮肥施用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对于豆科植物结瘤固氮调节的分子网络孜孜以求,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模式植物中。大豆作为最重要的豆科作物,对其中的固氮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现
学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根肿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应用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作为油菜的近缘物种欧洲芜菁ECD04(Brassica rapa)对我国多个病区的生理小种均有明显抗性,且该抗源含多个抗病位点。实验室前期将ECD04作为供体亲本与常规感病品种华双5号作为受体亲本,通过回交转育选育出我国首批抗根肿病品种华双5R(HS5R)。HS5R含有CRA08.1a和CRA08.1b两
学位